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全国抗震救灾。为给灾区人民选择安全的居住重建地,某地质工作队通过实地考察测量,获取了某地形的许多不同位置的高程数据,并将其传输给某科研所的研究人员进行计算机分析。但由于病毒感染,计算机中的许多数据丢失,最后只得到了如下的沿甲图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乙和图丙。
(1)请你依据地形剖面图图乙和图丙,帮助科研所的研究人员判断该地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3分)
(2)综合分析甲图,图中①、②两点相比较,海拔高度是① ②,坡度是① ②。(填大于或小于) (2分)
(3)综合判断③地位于④地的 ( ) (1分)
A.东南
B.东北
C.西北
D.西南(4)结合地形部位特点试在M、N、E、F四点中选择一处作为将来的居住重建地,并说明理由。(4分)
(1)该地地形为山脊。理由:乙图剖面显示,沿EF方向地势逐渐降低;而丙图则显示沿MN方向,中间高、两侧低,说明是山脊,且EF分别位于山脊的顶部和底部。
(2)大于 小于
(3)B
(4)选择在F处。理由:该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四点中M、N分别位于山脊两侧山坡的底部,易受洪水及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威胁。E点位于山脊顶部,海拔较高,交通不便,而F位于山脊线的最低处,是山脊向平原地带的过渡位置,属于地势低平地带,交通便利,便于建设,也比较安全
题目分析:
(1)读图可以看出EF方向地势逐渐降低,而和EF垂直的MN方向上,中间高、两侧低, 说明该地地形为山且EF分别位于山脊的顶部和底部。
(2)在乙图中找出甲图中①②的相应位置,可以看出①位于EO之间,②位于OF之间,如下图所示,不难看出,①海拔高度大于②, ①坡度小于②。
(3)在甲图中找出图乙和图丙中③④的相应位置,如下图所示,可以得出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故答案选B。
(4)分析图中M、N、E、F四点的地形位置可以得出,M、N分别位于山脊两侧山坡的底部,而该地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易受洪水及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威胁,E点位于山脊顶部,海拔较高,交通不便, F位于山脊线的最低处,是山脊向平原地带的过渡位置,属于地势低平地带,交通便利,便于建设,不易受自然灾害的威胁,比较安全,所以应选择在F处作为将来的居住重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