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辨析题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大变革的时代”。下面是小明同学对这一时期历史知识点的记录,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指出并加以改正。

春秋时期,鲁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这是我国关于铁器的最早文字记载。到秦朝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初年已使用牛耕。牛耕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秦国闽郡太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4)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错误:鲁国;改正:齐国。

(2)错误:秦朝;改正:战国。

(3)错误:春秋初年;改正:春秋末年。

(4)错误:闽郡;改正:蜀郡。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阅读以下关于I/O系统处理能力评估的说明,在回答问题1至问题3。
拟建设的某事务处理系统数据交换非常频繁。经过初步分析,存储子系统的I/O性能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响应时间。目前主流磁盘的容量为40GB和80GB两种规格。采用不同规格的磁盘,存储子系统的I/O性能会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也产生不一样的成本。评价使用小容量或大容量磁盘每秒每个I/O操作的成本,对于选择恰当的设计方案意义重大。
经过调研,该项目的系统分析师小刘得到了以下与存储子系统有关的部件的性能和成本说明:
(1)CPU系统,成本是20000元,处理能力是2500MIPS。
(2)主存的带宽是16字节,访问周期是10ns。
(3)1000MB/s的I/O总线,可连接20个Ultra3 SCSI总线和控制器。
(4)Ultral3 SCSI总线,成本是500元,传输速度是160MB/s,每条总线最多可以支持15个磁盘,执行一个磁盘I/O操作平均增加0.3ms的开销。
(5)每个磁盘I/O操作需要使用50000条CPU指令。
(6)安装磁盘的驱动器盒,成本是每个驱动器盒1500元。为磁盘提供电力和降温,每个驱动器盒配置一条SCSI连接线,可以安放80GB磁盘8个或者40GB的磁盘12个。
(7)无论是大容量磁盘还是小容量磁盘,成本都是10元/GB,转速都是15 000RPM (每分钟15 000转),平均寻道时间是5ms,传输速率是40MB/s。
为了进一步进行定量评估,小刘假设磁盘存储容量必须是1920GB(大、小两种规格的磁盘不能混用),每次I/O的平均数据量是32KB,每次磁盘I/O操作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旋转延迟+传输时间,所有磁盘负载都是均衡的,而且所有设备的能力都可以得到100%的发挥。
说明:用IOPS表示每秒执行的I/O数量。

【问题3】
(1)采用大小两种规格的磁盘以组织存储系统,分别需要几个驱动器盒和几条SCSI连接线
(2)系统I/O性能的瓶颈是由哪个部件决定的
(3)两种组织方式的总成本分别是多少(精确到0.1元)
(4)两种组织方式的每个IOPS的成本分别是多少(精确到0.1元)
(5)哪种方式的性价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