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两位教师同样面对着这样的实际: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在教学中他们采取了不同的做法:甲老师让学生看书,了解几种验证方法,并将“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这句话重点圈起来.然后根据这一结论做了大量练习;乙老师则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验证,如让学生用量角器量角求和、剪纸、折纸等,进而验证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之后做相关练习.请对两种不同教学设计进行评析.

答案

两节课教学的都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但教学的结果却不一样;

甲老师只是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验证方法,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学生验证的过程比较粗浅,这种方法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注重结论,忽视了探究的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容易遗忘;

而乙老师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验证,如让学生用量角器量角求和、剪纸、折纸等,进而验证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让学生经历“再创造”-自己去发现、研究并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不是把现成的东西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最大限度调动其积极性并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构建和创造;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记忆深刻,不容易忘却.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诗歌赏析。
嫩叶
                                                 ——一个母亲讲给儿女的故事
                                                                                     陈秀喜
风雨袭来的时候
覆叶会抵挡
星闪烁的夜晚
露会润湿全身
催眠般的暖和是阳光
折成皱纹睡着
嫩叶知道的 只是这些——

当雨季过后
柚子花香味乘微风而来
嫩叶像初生儿一样
恐惶栗栗地伸了腰
啊!多么奇异的感受
怎不能缩回那安祥的梦境
又伸了背 伸了首
从那覆叶交迭的空间探望
看到了比梦中更美而俏丽的彩虹
嫩叶知道了欢乐
知道了自己长大了数倍
更知道了不必折皱纹紧身睡着
然而嫩叶不知道风雨吹打的哀伤
也不知道萧萧落叶的悲叹
只有覆叶才知道
梦痕是何等的可爱
只有覆叶才知道
风雨要来的忧愁
               (摘自《覆叶》)
1.这首诗中,有寄意深远的形象,请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说明下面的形象分别象征什么。
(1)风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嫩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覆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嫩叶知道的/只是这些”,请你概括“这些”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谈谈这首诗的第二节在诗歌结构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表示心理状态的词语与下面所列举的诗句配对。
 A.极不情愿  B.无忧无虑  C.十分兴奋  D.有点好奇
(1)折成皱纹睡着 (    )
(2)怎不能缩回那安祥的梦境 (   )
(3)从那覆叶交迭的空间探望 (   )
(4)看到了比梦中更美而俏丽的彩虹 (   )
5.结合形象的象征意义,理解下面诗句的含义。
  只有覆叶才知道/梦痕是何等的可爱/只有覆叶才知道/风雨要来的忧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懂了这首诗,你想对哪些人说些什么?请从两个角度来谈谈。
(1)对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