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祝某抢劫出租车司机杜某,用匕首刺杜某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杜某发动汽车追赶,在祝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杜某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法令行为

B.紧急避险

C.正当防卫

D.自救行为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考点] 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自救行为的区别
本题考查的是刑法中常见的违法阻却事由,难点在于什么是正当防卫中的“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根据《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一般情况下,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结束的时间通常为侵害人被制服、丧失侵害能力、自动中止、逃离现场等。本题中,祝某抢走杜某的财物时尚未逃离现场,所以不法侵害尚未结束,杜某在此时将祝某撞伤夺回财物的行为应当属于正当防卫,故C选项正确。关于A项,杜某的行为并不是依照有效的法律、法规所实施的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或执行命令的行为,所以不是法令行为,故A错误。关于B项,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最显著的区别之处在于,正当防卫损害的对象是不法侵害者本人;而紧急避险损害的对象是无辜的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本题中并未涉及到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因此B项错误。关于D项,自救行为是指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人,在通过法律程序、依靠国家机关不可能或者明显难以恢复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救济的行为。自救行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合法权益已经受到了不法侵害,不论侵害是刚刚结束还是过了一段时间;以此区别于正当防卫。(2)通过法定程序、依靠国家机关已经不可能或者来不及挽回损失,只有当场实施自救才能恢复;以此区别于事后报复。(3)救济手段具有适当性。
本题有一定难度,考生务必掌握刑法中常见的违法阻却事由之间的相互区别并学会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问答题

这是一则写于1980年代后期的文艺消息,是一篇出人意料的优秀写作,它将普通的文艺新闻写出了新意。请从以下三方面对本文进行分析:一、本文的基本构思和主题。二、本文导语的特点及作用。三、本文的结构及文风。答题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600字左右的评析短文,标题自拟。 行家们论崔嵬艺术 评论界谈王朔作品[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一个已故去的艺术大师崔嵬,一个刚跃上文坛的新人王朔,这本不属于同一时代又不相干连的名字,偶然中被排列在一起。研讨他们电影作品的两个学术会议,恰好于同一时间(3月初)在北京进行,从而引起记者的联想与兴趣。《红旗谱》近日在电视上复出。崔嵬创造的艺术形象,对今天的观众是否有强烈的震撼王朔作品改编的《顽主》等4部影片将陆续公映,又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国电影史上一笔可珍重的财富,当前一种新的电影现象,被同时提到了影坛的备忘录上。30年代投身抗日,其后在艺术天地里叱咤风云的“大师”,继承了中 * * 文化的精粹,他浩然之气升华的艺术以及艺术家的风范成为会上研究的课题。在特定历史年代所造就的崔嵬达到了世界观与艺术观的统一,政治倾向与生活真实性的统一,革命气概与艺术品格的统一,从抗日时改编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到60年代中国电影的一段黄金季节里执导的《青春之歌》、《小兵张嘎》、《杨门女将》等都是成功的例证。分析崔嵬的艺术之路得出这一结论后,电影评论家马德波称他是“生逢其时”,之后呢他说,“以政治斗争为纲”垄断艺术领域,曾经领一代风骚的大师的灵感和魅力也不能随心所欲了。那是时代的遗憾,但历史却不容割断。记者注意到,无论持何种观点的评论者,对崔嵬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功绩都予以肯定,而他的同辈则颂扬他“战斗的一生和艺术至今仍不失光彩”。虽然文学界对王朔评价不一,对他小说中的人物走上银幕,评论家雷达认为是“当代必然出现的文化现象”。城市漂泊青年和眼花缭乱的世界进入了王朔的作品,复杂的社会引起人心理混乱,不正常在他笔下成为正常。尽管王朔用的是调侃的手法并自称是“即兴之作”,而几位导演对影片却格外顶真。米家山想用《顽主》来“近距离地观照生活”,黄建新希望以《轮回》的改编介入现实并“发出呼喊”,年轻的艺术家致力于艺术的再创造,但不少评论界人士仍然“感觉不好”。他们承认作品因为宣泄了当代青年的某种情绪而引起共鸣,也嘲笑、批判了陈腐与僵化。然而,陈丹晨从调侃与冷嘲中看到了“对人生的虚无,对丑恶缺乏更深刻的思考”。他以为,那种否定与批判“缺乏力量”。邵牧君对作品的总体评价是:真实的,但是浅薄的;真诚的,但是邪恶的。因为弥漫其中的是实利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王朔的同龄人赞同他对社会与现实的认识,并且无法抵御由此受到的“心灵冲击力”。“你注意到吗”“作品强调的是现在和自我,在嘲笑一切的时候也嘲笑自己”,而读者从这些“浪子”身上惊讶于社会变动的实际情况。不同年龄层对生活的观察和作品价值的认识往往存在差异。分头举行的两个研讨会为此提供了又一“旁证”。崔嵬和他那个年代的艺术家崇尚理想,寻求或发掘生活中的美并且加以升华,偏爱王朔作品的年轻一辈却着意表现对现实的困惑与迷惘,如正在筹拍又一部王朔影片的张暖昕说:“他们把对生活的感受不加掩饰地展示,没有提出答案”。记者试图在两者之间找到契合点,青年导演夏钢的话给人以希望。他说“只要充分对话,彼此可以了解,毕竟我们追求的都是真诚与美好”。一笔过去的遗产和一种眼前的现象同时摆在面前时,人们怎样去估量北影厂长宋崇称崔嵬的艺术是一座待开发的“金矿”。可惜艺术资料库里积存原本不多,现在的人研究外来理论而较少顾及自己的“宝藏”。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奚姗姗为此表示忧虑:借鉴西方电影理论固然能开拓思路,但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近年来是否受到冷落有人说,蜂拥而上的王朔电影或许会从银幕上匆匆掠过。这预测有待于“验证”。这里且不论影片的优劣,但不妨从他作品的出现及电影的一拥而上想一想,这种现象的本身给我们什么样的提示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