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公司应向乙公司支付货款10万元,乙公司应向甲公司支付货款10万元,乙公司将对甲公司的债权转让给丙公司,甲公司对乙公司的债权到期,甲公司有权以对乙公司的债权抵消对丙公司的债务

B.甲公司应向乙公司交付100吨一级大米,乙公司应向甲公司交付150吨二级大米,乙公司的债权已经到期,乙公司有权以对甲公司的债权抵消对甲公司的债务

C.甲公司应向乙公司支付10万元货款,乙公司应向甲公司支付10万元维修费,乙公司被宣告破产,甲公司对乙公司的债权未到期,甲公司无权以对乙公司的债权抵消对乙公司的债务

D.甲公司应对乙公司支付10万元货款,乙公司应对甲公司支付10万元货款,甲公司的债权已经到期,甲公司通知乙公司20日后甲公司用自己对乙公司的债权抵消对乙公司的债务,甲公司的通知发生抵消的法律效力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合同法》第99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消,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消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消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消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该条规定了债的抵消。 抵消,是指二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以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额内互相消灭。抵消必须具备下列要件才能生效:(1)必须是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互享债权。第三人的债权,即使取得该第三人的同意,也不能以之为抵消,但是债权让与时,债务人对原债权人享有债权的,得向债权受让人主张抵消。A选项中甲公司与乙公司互负债务,乙公司将对甲公司的债权让与给丙公司,甲公司享有以对乙公司的债权抵消对丙公司的债务的权利,所以A选项正确。(2)双方互负的债务,必须标的物的种类、品质相同。B选项中甲公司和乙公司互负的债务的标的物的种类相同,但是品质不同,因此不能抵消,所以B选项不正确。 (3)必须是自动债权已届清偿期。虽然《合同法》规定双方债权均应届履行期,但因债务人有权抛弃期限利益,在无相反的规定或约定时,债务人可以在清偿期前清偿,所以,受偿债权即使未届清偿期,也允许抵消。但是,在破产程序中,破产债权人对其享有的债权,无论是否已届清偿期,均可抵消,所以C选项不正确。(4)必须是费依债的性质不能抵消。所谓依债的性质不能抵消,是指依给付的性质,如果允许抵消,就不能达到合同目的,例如,以不作为债务抵消不作为债务,就不能达到合同目的,故不允许抵消。 抵消是单独法律行为,自抵消的通知到达对方时生效,但是抵消不能附期限或者条件,因为抵消的功能,一是节省给付的交换,降低交易成本;二是确保债权的效力,即在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时,如当事人一方只行使自己的债权而不履行自己的债务,那么对方当事人就会受损害,抵消则能克服这一弊端。如果允许抵消附条件或者期限,使抵消的效力不确定,就与抵消的本旨相悖,并且有害于他人的利益。D选项中甲公司的抵消主张附期限,不应发生抵消的效力,所以D选项不正确。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景延广,字航川,陕州人也。父建善射,尝教延广曰:“射不入铁,不如不发。”由是延广以挽强见称。事梁邵王友诲,友诲谋反被幽,延广亡去。后从王彦章战中都,彦章败,延广身被数创,仅以身免。

明宗时,朱守殷以汴州反,晋高祖为六军副使,主诛从守殷反者。延广为汴州军校当诛。高祖惜其才,阴纵之使亡,后录以为客将。高祖即位,以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果州团练使,从领宁江军节度使。天福四年,出镇义成,又徙保义,复召为侍卫马步军都虞侯,徙镇河阳三城,迁马步军都指挥使,领天平。高祖崩,出帝立,延广有力。颇伐其功。初,出帝立,晋大臣议告契丹,致表称臣,延广独不肯,但致书称孙而已,大臣皆知其不可而不能夺。契丹果怒,数以责晋,延广谓契丹使者乔莹曰:“先皇帝北朝所立,今卫子中国自册,可以为孙,而不可为臣。且晋有横磨大剑十万口,翁要战则来,他日不禁孙子,取笑天下。”莹知其言必起两国之争,惧后无以取信也,因请载于纸,以备遗忘。延广敕吏具载以授莹,莹藏其书衣领中以归,具以延广语告契丹,契丹益怒。

明年春,契丹入寇,延广从出帝北征为御营使,相拒澶、魏之间。先锋石公霸遇虏于戚城,高行周、符彦卿兵少不能救,驰骑促延广益兵,延广按兵不动。三将被围数重,帝自御军救之,三将得出,皆泣诉。然延广方握亲兵,恃功恣横,诸将皆由其节度,帝亦不能制也。契丹尝呼晋人日:“景延广唤我来,何不速战?”是时。诸将皆力战,而延广未尝见敌。

契丹已去。延广独闭壁不敢出。自延广一言而契丹与晋交恶,凡号令征伐一出延广,晋大臣皆不得与,故契丹凡所书檄,未尝不以延广为言。契丹去,出帝还京师,乃出延广为河南尹,留守西京。

延广居洛阳,郁郁不得志。见晋日削,度必不能支契丹,乃为长夜之饮,大治第宅,园置伎乐,惟意所为。后帝亦追悔,遣供奉官张晖奉表称臣以求和,德光报曰:“使桑维翰、景延广来,而割镇、定与我,乃可和。”晋知其不可,乃止。契丹至中渡,延广屯河阳,闻杜重威降。乃还。

德光犯京师,行至相州,遣骑兵数千杂晋军渡河趋洛,以取延广,戒曰:“延广南奔吴,西走蜀,必追而取之。”而延广顾虑其家,未能引决.虏骑奄至,乃与从事阎丕驰骑见德光于封丘,并丕见锁。延广曰:“丕,臣从事也,以职相随,何罪而见锁?”丕乃得释。德光责延广曰:”南北失欢,皆因尔也。”召乔莹质其前言,延广初不服,莹从衣领中出所藏书,延广乃服。遂叱而锁之。将送之北行,至陈桥,止民家。夜分,延广伺守者殆。引手扼吭而死,时年五十六。

(节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二十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延广身被数创             被:蒙受,遭受

B.大臣皆知其不可而不能夺   夺:争夺,抢夺

C.因请载于纸               载:记载,记录

D.度必不能支契丹           支:支撑,对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景延广“有勇”和“无谋”的一组是(3分)    (    )

A.由是延广以挽强见称。     友诲谋反被幽,延广亡去。

B.延广身被数创。           延广按兵不动。

C.翁要战则来。             延广敕吏具载以授莹。

D.以职相随,何罪而见锁。   延广伺守者殆,引手扼吭而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景延广在父亲的指导下练就一身武艺,辗转数主,终于遇到了赏识他的晋高祖,从此身兼数职,大权在握,渐渐骄狂起来。

B.新皇帝继位时许多大臣认为应该像晋高祖石敬瑭在世时那样向契丹称臣,景延广却极力反对,觉得称孙就可以,表现了景延广的民族气节。

C.耶律德光对景延广说:“南北失欢,皆因尔也。”这话其实是一个幌子,真正的原因是契丹对后晋一直蠢蠢欲动,而景延广“可以为孙,而不可为臣”的话只是引发战争的一个导火索而已。   

D.景延广活着的时候没有完全打败契丹,也曾消沉过,但最后的果断自杀也算对得起他那句“晋有横磨大剑十万口”的话。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具以延广语告契丹,契丹益怒。(4分)   

译文:                                                                           

(2)诸将皆由其节度,帝亦不能制也。(3分)

译文:                                                                          

(3)以职相随,何罪而见锁? (3分)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