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2日,北京香山红叶节开幕。据香山红叶物候观测小组的统计数据显示,19日,红叶平均变色率为43%,24日达到了60%。下图为香山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公园管理部门计划在甲地和山峰之间修建观光索道,设计缆车的运行速度为每分钟100米。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从甲地上行过程中观赏到红叶的变色率逐渐降低
B.从甲地乘缆车到达山峰需超过27分钟
C.缆车的起止点的相对高度为575米
D.游客发现乙处红叶林长势明显好于丁处小题2:红叶节开幕时游客沿景观步道从丁处开始游览,此时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A.位于甲处的缆车站
B.位于乙处的观景台
C.游步道旁小河河水枯竭
D.峰顶层林尽染
小题1:B
小题2:C
题目分析:
小题1:红叶的出现是因为气温降低,从甲地上行过程中,海拔高度变高,气温降低,观赏到红叶的变色率逐渐升高,故答案A错误,缆车的运行速度为每分钟100米,27分钟走过2700米, 下图线段AB对应的实地距离是(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地距离相差:110千米÷60=)1833米,从甲地乘缆车到达山峰水平距离对应下图线段CD,比较可以看出, 线段CD的长度大于线段AB的长度,所以甲地到山峰的水平距离已经超过2700米,甲地到山顶的坡面距离比水平距离更长,所以从甲地乘缆车到达山峰所需时间一定超过27分钟, 故答案选B,读图甲处海拔高度为275-300米,山顶高度为750-775米,缆车的起止点的相对高度为450-500米, 故答案C错误,乙处山谷位于夏季风背风一侧,降水少,植被较差,丁处位于迎风坡且是向阳坡,植被生长茂盛, 故答案D错误。
小题2:丁处位于山下的山谷中,甲乙两地与丁地之间有山体阻挡视线,所以在丁地无法看到甲乙两地的景物,故答案A、B不能选,据香山红叶物候观测小组的统计数据显示,19日,红叶平均变色率为43%,10月12日,北京香山红叶节开幕时候,香山红叶平均变色率低于50%,所以不会看到层林尽染的景观,故答案D不能选,10月份我国华北地区雨季已经结束,山间小河缺乏水源补给,河水枯竭,故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