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甲为私营企业主,为了扩大经营,需要资金,遂向所在地的乙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10万元,信用社要求甲提供担保,甲遂将其企业的一座厂房设定抵押于信用社。双方签订抵押合同后,因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没有对村办企业厂房抵押登记部门作出规定,经协商,到当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了抵押登记。甲取得贷款后投入生产,不料因决策失误,遭受巨大亏损。为了挽回损失,甲将该座厂房转让给丙。乙信用社得知后,提出异议。丙以甲乙所设抵押无效为由,主张应由其取得厂房所有权。据此,请判断,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有()。

A.甲与乙所设抵押,因登记部门不符合法律规定,故抵押无效

B.甲与乙所设抵押有效,在抵押权存续期间,甲出卖抵押物的行为无效

C.甲与乙所设抵押有效,甲亦得出卖抵押物,乙不得就厂房主张抵押权

D.甲与乙所设抵押有效,甲与丙所签订合同亦有效,但乙仍可就厂房主张抵押权

答案

参考答案:A,B,C

解析:本题涉及不动产抵押登记、先抵后卖问题。依《担保法》第42条第1款第(二)项规定,以城市房地产或者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依《担保法解释》第60条规定,以担保法第42条第(二)项规定的不动产抵押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登记部门未作规定,当事人在土地管理部门或者房产管理部门办理了抵押物登记手续,人民法院可以确认其登记的效力。故A选项错误。对甲出卖厂房的行为效力,虽然《担保法》第49条第1款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的,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行为无效。但《担保法解释》第67条作了更加具体的规定,抵押权存续期间,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如果抵押物已经登记的,抵押权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权;取得抵押物所有权的受让人,可以代替债务人清偿其全部债务,使抵押权消灭。受让人清偿债务后可以向抵押人追偿。如果抵押物未经登记的,抵押权不得对抗受让人,因此给抵押权人造成损失的,由抵押人承担赔偿责任。故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本题应选ABC。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以下四个小题。

  浏览史书,常常会发现一些对我们今天很有启迪的故事。近日翻阅陈寿著的《三国 志》,见到这样一则记载:建安五年春,袁绍积极秣马厉兵,统领十万大军准备伐曹。 袁绍的谋臣田丰对袁绍说:“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 之。”袁绍不听。丰恳谏,绍大怒,命将田丰下狱。官渡战,曹操大破袁军。绍既败, 有人对田丰说:“君必见重。”田丰却说:“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 ”袁绍回来,果然把田丰杀了。

  田丰反对袁绍伐曹的意见,不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么那么,为什么还要杀田丰呢 这个问题似乎有些令人费解。然而,好好地思索一下,也是不难得出答案的。袁绍之所 以要杀田丰,关键在于田丰伤了袁绍的“面子”,破坏了他的“威信”。因为你反对我 ,你对了就意味着我错了,这还了得。作为谋臣的田丰正是深深了解袁绍之为人。所以 当有人向他道喜时,他却想到了:“吾其死矣”。

  由此联想到今天我们某些单位的个别领导人。他们在工作上总喜欢搞独断专行,听 不进半点不同意见;一遇到别人批评,就暴跳如雷,即使在小问题上,也要争个面子。 有时明明自己错了,但为“面子”和“威信”,可以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顾,拗着要 下面“坚决照办”。他们一旦犯了错误,更是文过饰非,对那些反对他们并被实践证明 是反对对了的人,则是耿耿于怀。虽然这些人不能象袁绍对田丰那样向提意见的同志开 刀,但他们手里有权,瞅准机会暗里打击报复,待时候一到,就把“小鞋”往那些同志 的脚上一套。可以说,在这些同志的身上很有几分“袁绍遗风”。

  列宁曾经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据说,历史喜欢作弄人,喜欢同人们开玩笑。 本来要到这个房间,结果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在历史上,凡是不懂得、不认识自己真正实质,即不了解实际上(而不是凭自己的想象)倾向于哪些阶级的人们、集团、派别,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当年袁绍以为杀了田丰,就可以掩盖自己的愚蠢,维护自己的“威信”,结 果落得天下哂笑。今天我想有必要给某些人也敲一声振聋发聩的警钟:请君以袁绍为戒!

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种()

A.田丰是先知先觉,所以知道最后“吾其死矣”

B.袁绍所以要杀田丰,是为了解气

C.文中提及的曹袁之间的战争又称“官渡之战”

D.袁绍一定也不懂兵法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