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学校在为失学儿童义捐活动中收到两笔没有署真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找,可以断定是周、吴、郑、王中的某两位捐的。经询问,周说“不是我捐的”;吴说“是王捐的”;郑说“是吴捐的”;王说“我肯定没有捐”。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只有两个人说的是真话。
根据已知条件,请你判断下列哪项可能为真

A.是吴和王捐的。

B.是周和王捐的。

C.是郑和王捐的。

D.是郑和吴捐的。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吴和王的断定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其中必有一真。又由于只有两人说的是真话,因此,周和郑两人中有且只有一个人说真话。假设郑说真话,周说假话,则可得出是吴和周捐的款;假设周说真话,郑说假话,则可得出周和吴都没捐,因而是郑和王捐的。这两种假设都没导致矛盾。因此,根据题干的条件,有关四人中哪两人捐款,有且只有两种情况可能为真:第一,吴和周捐的款:第二,郑和王捐的款。其余的情况一定为假。因此C项可能为真。

问答题 简答题

材料一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材料二1945年2月3日,美、英、苏三巨头聚在一个名叫雅尔塔的小镇进行秘密谈判。会谈的目的是美、英双方希望苏联尽早落实对日宣战的时间,苏联则为此提出诸多要求,有许多内容涉及到中国的主权。罗斯福为了尽快让苏联出兵以减轻美军的伤亡,对于斯大林的要求并未加以拒绝,只是认为涉及外蒙古、大连商港和旅顺军港以及中长铁路的相关协议需要征求蒋介石的同意,而斯大林则建议此事应由罗斯福向蒋介石通告,并保证获得其同意。然而三方在会谈后发表的公告中,却对这些内容只字未提。6月10日,美国大使奉总统的命令,向蒋介石当面报告有关雅尔塔会议中苏方提出的参战条件这下子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斯大林对中国充满野心他是预料到的,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美国总统居然为了本国的利益,真的会牺牲他国的权益。至于谈判的最终结果,斯大林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材料三1945年后,经济冲突与 * * 王义和资本王义在意识形态的抵触是一致的然而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却使美苏之间的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双方都逐渐相信,对方企图摧毁自己的一切生活方式。包围与颠覆——这对孪生妖孽,在双方似乎能证实自己的假设不虚时,使真正成为一种存在的实体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在雅尔塔进行的秘密谈判是大国之间的政治交易,请依据材料二说明在这场交易中,美苏各自的诉求是什么?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