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公民健康的“隐形杀手”,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家装饰品等.为探究铅对人体健康有无影响,科研人员选取30只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并平均分为3组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如下表.30天后,获得的实验数据如右图所示.(注:醋酸铅是一种含铅化合物)

注射剂剂  量注射方法检测方法
kg体重

注射10mg

每3天皮下注射一次每10天检测1次血红蛋白含量
含1.8%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含3.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请你回答.

(1)若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注射剂中是否含有醋酸铅,那么,甲组应注射______溶液.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

(2)若此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符时,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______.

A.放弃该实验

B.如实记录,重新再做实验

C.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D.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3)根据右图,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

①由甲和乙曲线可知,铅______(能,不能)影响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

②由乙和丙曲线可知,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越高,其体内血红蛋白含量______.

答案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铅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实验变量是铅,所以甲组应注射5%葡萄糖溶液,乙组是实验组,甲组是对照组.所以实验前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假设:铅(或醋酸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或铅(或醋酸铅)对小白鼠的健康没有影响.

(2)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3)①比较曲线坐标图可知:由甲和乙曲线可知,甲小白鼠体内无铅血红蛋白含量几乎不变,乙小白鼠体内含铅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下降,说明铅能影响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②由乙和丙曲线可知,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越高,其体内血红蛋白含量越低.

故答案为:(1)5%葡萄糖溶液; 铅(或醋酸铅)  (2)B   (3)①能  ②越低

问答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