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人工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K浓度,则该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和动作电位的幅度将

A.均增大

B.均减小

C.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D.前者增大后者减小

E.前者减小后者不变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解题思路] 静息时细胞内K受到浓度差的驱动力向外扩散,而扩散后形成的外正内负的跨膜电位差又会阻止K+进一步扩散,当两者达到平衡时的跨膜电位(K平衡电位)称为静息电位。当细胞外液K浓度升高时,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减小,静息时驱使K外流的驱动力下降,使K平衡电位的负值减小,导致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的幅值是指从静息电位到去极化顶点的距离。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故动作电位的幅度也减小。
[命题规律] 考察“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必须掌握。
[错误陷阱] 细胞内高钾和细胞外高钠是解题的关键。
[知识拓展] 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比较

局部兴奋(局部电位)动作电位
刺激由阈下刺激引起由阈上刺激引起
结果可导致受刺激的膜局部出现一个较小的膜的去极化,不能发展为动作电位可导致该细胞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
特点①不是“全或无”的
②电紧张扩布
③没有不应期,可以叠加;包括时间总和及空间总和
①“全或无”现象
②脉冲式传导
③时间短暂
原理也是Na+内流所致,只是阈下刺激时,Na+通道开放的数目少,Na+内流少Na+内流所致
注意:“局部电位(局部兴奋)”指没有达到动作电位水平,“局部电流”指动作电位的传递方式,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局部电位包括:终板电位、EPSP、IPSP、感受器电位、发生器电位。
钠泵的特点
①维持细胞膜内外Na、K浓度差。正常时细胞内K浓度约为细胞外液中的30倍,细胞外液中Na浓度为胞质中的12倍左右。一个细胞将它所获能量的1/3以上用于钠泵的转运(20%~30%)。
②钠泵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脂质双分子层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③分子本身具有ATP酶的活性,可以分解ATP释放能量。每分解1分子ATP,可使3个Na移出胞外,同时使2个K移入胞内。
④钠泵活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建立一种势能储备,供细胞的其他耗能过程应用。
⑤钠泵活动能维持胞质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
⑥钠泵对维持细胞内pH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⑦钠泵形成的膜内、外Na浓度差也是Na-Ca2+交换的动力,故对维持Ca2+浓度的稳定起重要作用。
⑧Na在膜两侧浓度差也是其他许多物质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如葡萄糖、氨基酸的主动吸收)。

单项选择题
默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