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是强制性规范中要求的标准。下列设计使用年限分类中( )条有错。

A.1类:设计使用年限10年(临时性结构)

B.2类:设计使用年限25年(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C.3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D.4类: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解答] 在强制性规范《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中规定,临时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行道树》,完成问题。

  ①(A)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②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其实这一点,我们知道得比谁还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③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度给予我们。

  ④当夜来的时候,整个城市里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B)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C)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⑤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过来,贪婪地呼吸着鲜洁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惜的清新。

  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1.你怎样理解行道树“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为什么要描写行道树同伴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和“快乐”好像有点矛盾,你认为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语言隽永优美。请从划线的A、B、C三句中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进行赏析。(角度自选,或从修辞效果,或从词语运用,或从思想内容,或从感情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以下材料,谈谈你对“行道树”精神的理解。

  材料一: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度给予我们。

  材料二: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中国志愿者宣誓词节选

  材料三:196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的王万青,他放弃了上海优越的生活,主动选择了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条件最艰苦的玛曲草原当了一名普通的医生。40多年过去了,王万青始终放不下需要他救治的牧民们。他说:“我愿意走这条路,我愿意吃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