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The 1920s saw the emergence of a new psychological school called ______ founded by a group of psychologists.

A.cognitive psychology

B.behaviourist psychology

C.psychoanalysis

D.Gestalt psychology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格式塔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考夫卡和勒文等人所创立。1890年由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的心理学理论,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题为《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被认为是将行为主义正式引入心理学领域,直到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开始从其支配地位走下坡路,其地位逐渐被一种新的认知心理学所取代,代表人物皮亚杰和乔姆斯基。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丽芬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还经常抽烟喝酒,每年拿不了多少钱回家。丽芬除了种地、养猪、养牛之外,还要照顾上学的女儿以及多病的婆婆,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婆婆和丈夫都希望丽芬再生一个男孩,可丽芬自己不想再生第二胎,也一直没有怀上。因此,丈夫和婆婆总是冷言冷语,丈夫甚至以生不出男孩就离婚来威胁,有时还会打她。丽芬得不到丈夫的关心,觉得自己很没用,在村里抬不起头来。性格内向的丽芬找过村里要好的姐妹诉苦,大家都很同情她。村里像她这样挨打的妇女有不少,但大家认为家丑不可外扬,都选择了忍耐和沉默。丽芬曾找过妇联主任和派出所民警,他们都做过丽芬家人的工作,但没起什么作用。村里人背地里对丽芬将家事告诉外人有些议论,也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没有给丽芬什么帮助。丽芬感觉活得很累,动过离婚的念头。可是,父母都住在弟弟家里,自己如果离婚带着女儿能去哪里呢?她想过自杀,但一想到女儿没了妈妈之后的日子,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她感到无助,自叹命不好,不得不认命。不久前,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丽芬所在的村庄开展服务。丽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和了解,前来该机构求助。

问题:1.根据增能社会工作的基本概论,丽芬个人的无力感是怎样形成的?2.从优势视角看,丽芬拥有哪些资源?3.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运用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4.从个人、小组和社区三个层面,提出解决丽芬问题的简要策略。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