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限制性内切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它能识别DNA特定的碱基顺序,并在特定的位点切断DNA

B.切割点附近的碱基顺序一般呈回文结构

C.它能专一降解经甲基化修饰的DNA

D.是重组DNA的重要工具酶

E.主要从细菌中获得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限制性内切酶存在于细菌体内,与相伴的甲基化酶共同构成细菌的限制—修饰体系,限制外源 DNA、保护自身DNA(因其酶切部位被甲基化保护而不能切割)。

论述题

(32分)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我国及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

材料一: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据统计,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这对衣食住行、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巨大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材料二:“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快速增加,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2012年11月12日李克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谈城镇化

李克强 * * 城镇化发展思路框架总结

材料三:城镇化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农民工进城。他们虽然在城镇工作,但在劳动就业、工资福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购买等方面并未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为不完全城镇化人口。东部某省某中心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求各社区充分发挥社会融合功能,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同历决策过程,促进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和睦相处。

(1)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上图及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14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李克强 * * 城镇化发展思路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8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并为农民工成为完全城镇化人口提出两条合理建议。(10分)

综合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

(1)图中A—B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

                                                                                                                                                        [ ]

         A、航天工业

         B、煤炭工业

         C、钢铁工业

         D、微电子工业

(2)人类社会处在A—B阶段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于B点以后发生转变,其原因是①增加环保投入②科学技术进步③产

         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⑤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 ]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4)当进入C阶段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了可持续___________、可持续___________、可持

         续___________。

(5)列举你日常生活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