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下图是地球上氮循环以及氮在生物体内的转化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过程的主要途径是生物固氮

B.完成②过程的生物可促进氮循环,不利于土壤保持肥力

C.完成③过程的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与根瘤菌相同

D.完成⑦⑧过程的生物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分解者

答案

参考答案:A, B, D

解析:

过程③表示硝化作用,它是指在有氧条件下,土壤中的氨或铵盐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最终氧化形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过程。该过程由硝化细菌来完成,其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而根瘤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因此二者的代谢类型是不同的,C项叙述错误。

单项选择题 B型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某安装工程公司承接架空蒸汽管道工程。管道工程由型钢支架工程和管道安装组成。

项目部根据现场实测数据,结合工程所在地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编制了每10吨型钢支架工程的直接工程费单价,经工程所在地综合人工日工资标准测算,每吨型钢支架人工费为1380元,每吨型钢支架工程用各种型钢1.1吨,每吨型钢材料平均单价5600元,其他材料费380元,各种机械台班费400元。

由于管线需用钢管量大,项目部编制了两套管线施工方案。两套方案的计划人工费15万元,计划用钢材500吨,计划价格为7000元/吨。甲方案为买现货,价格为6900元/吨,乙方案为15天后供货,价格为6700元/吨。如按乙方案实行,人工费需增加6000元,机械台班费需增加1.5万元,现场管理费需增加1万元,通过进度分析,甲、乙两方案均不影响工期。

工程进行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在采购一批管道焊接用的共2吨低合金耐热钢焊条时,施工单位按建设单位指定的合格供应商确定了焊材供应商。施工单位对供应商首次送货的0.5吨焊条进行抽样检测合格。对后两次送货的其余1.5吨焊条均未检测,接收后直接用于焊接。在施焊过程中发现焊缝出现大量延迟裂纹。建设单位与监理工程师对焊条重新进行抽样检测,确认为不合格。为之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全部责任,所有用此供应商的焊条进行焊接的管线全部重新组焊。施工单位认为供应商是建设单位指定的,应由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事件二:安装工程公司项目部在工程施工自检时,发现架空蒸气管道坡度、排水装置、放气装置、疏水器安装均不符合规范要求。检查组要求项目部立即整改纠正,采取措施,确保质量、安全、成本目标,按期完成任务。

事件三:建设单位在工程后期组织进行工程质量大检查,对施工单位的一项通过检查验收合格的隐蔽工程进行重新检验,发现不符合质量验收标准。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返工并支付检验费用。

事件二中,安装应达到规范的什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