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1995年9月,范某携家眷出国,将自己所有的一套房屋交给宋某居住,并与宋某言明如果自已5年内不回国就将该房送与宋某。2000年11月,宋某见范某出国后至今没有音讯,认为其私房已属自己所有,便将房屋出租给王某,并与王某签订了为期3年的房屋租赁合同。2002年3月,范某突然回国,找到宋某要求交还自己原有的房屋,两人因此发生争执。范某遂以宋某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调查后发现,双方的争执的房屋现在由王某租住,于是通知王某参加到本案中来,请问,王某在本案中的诉讼地位是:

A.原告

B.被告

C.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D.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测试点] 诉讼中的第三人。
第三人可以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两种类型。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主张独立的请求权,而参加到原、被告之间正在进行的诉讼的人。《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对此进行了规定,“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因正在进行的诉讼的裁判结果与他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诉讼的人。《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本题中原告范某与被告宋某之间争议的对象是房屋的所有权,而王某作为房屋的承租人,他对双方之间的诉讼标的并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是案件的审理结果又与其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因此王某在诉讼中的地位应当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9.9%,2010年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在短短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西方经济学界以苏联、东欧为参照,不能合理解释中国改革与经济高速增长并行的独特现象,将比称为“中国之谜”。

材料二:中国经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的重要作用,导致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造成了重效率、轻公平的矛盾;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

材料三: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懒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 * * * * 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 * * 南巡关于“不改革放开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简析:中国之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放开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