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This area has been free from Foot-and-Mouth Disease ( ) two years.

A.for

B.in

C.after

D.before

答案

参考答案:A

判断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蔷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公羊春秋》、《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入西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融门徒四百奈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日:“郑生夸去,吾道东臭。”

玄自游学,十奈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乃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奈人俱被禁锢.递隐修经业,杜门不出。

灵帝末,党禁解,大 * * 何进闻而辟之。州郡以进权戚,不敢违意,遂迫胁玄.不得已而诣之。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一宿逃去。后 * * 袁隗表为侍中,以父丧不行。国相孔融深敢于玄,屣履造门。

时大 * * 袁绍总共冀州,遣使要玄,走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②辩对。咸出问表,莫不嗟服,时汝南应劭亦归于绍,因自赞曰:“故泰山太守应中远.北面称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劭有惭色。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公车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送迎。玄乃以病自乞还家。

(节选自《后汉书·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

【注】①乡蔷夫:乡中小吏.掌管诉讼和收赋税。②方:法,这里指儒家正统学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日夜寻诵                   寻:探究

B.乃延升上坐                   延:邀请

C.因自赞曰                     赞:夸耀

D.回、赐之徒不称官阀           阀;门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①十余年乃归乡里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①进为设几杖                       ②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D.①国相孔融深敬于玄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郑玄志于治学和淡泊名利的一组是

A.①遂造太学授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   ②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

B.①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         ②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

C.①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             ②玄乃以病自乞还家

D.①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           ②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玄自幼好学,无意仕途,一心寻师问道,研究学问,先后从师于第五元先、张恭祖、马融等人.终于学有所成。

B.郑玄游学十多年后回家,因为家境贫穷,只好到东莱为别人佣耕,即便这样,追随他学习的学生也有成百上千了。

C.郑玄因为大 * * 何进是当权者的外戚,不敢违意,不得已应召,但他只是以普通儒生的身份拜见何进,且住了一夜就逃跑了。

D.郑玄被袁绍举荐为茂才,并被上表推荐为左中郎将,他都没有就任;朝廷征召他为大司农,他却借口有病自请回家。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山东无足问者,乃入西关。(3分)

译文:                                

(2)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3分)

译文:                                

(3)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4分)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