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王某从某字画店买得一幅油画作品的原稿,上面没有署名。王某觉得这幅油画哪个地方美中不足,又不知到底问题在哪里,于是王某授权在某美术学院任教的秦某对画进行修改。经秦某稍作修改后,王某觉得这幅画已基本上无可挑剔,算得上是画中的精晶了。王某遂将这幅油画拿到某书画展览会参展,并在画上署上了自己的姓名。一日,某书画家方某在展览会上看到了这幅画,发现这是他还未完成的草稿,于是找到王某主张著作权。双方就著作权的归属发生争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在画的作者身份确定之前,王某拥有该画的著作权,并可以依法行使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

B.王某授权秦某对画进行修改和拿画参加展览都是合法行使权利的行为

C.在画的作者身份确定之前,王某可以对该画进行发表和复制

D.该油画的作者确定为方某后,画的著作权归方某,王某只拥有该幅油画的所有权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考点] 修改权和展览权
王某从字画店买得油画原稿后,取得了画的原稿所有权,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3条的规定,画的原稿所有人王某有权行使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A项的著作人身权里包括署名权,故A项错误;B项中王某行使的是修改权和展览权,符合法律规定,故B项正确。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13条和《著作权法》第18条的规定,C、D项都正确。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零的故事

董桥

李丽珊滑浪风帆夺金牌,为香港在奥运会上创出“零的突破”。没有“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等所有数字都没有意思了。“零”这个数目字据说真的是印度人发明的。剑桥大学数学大师G.H.Hardy有一次到印度去领一个大奖,发表演说。他上台第一句话说:“印度对人类的贡献是零。”全场鸦雀无声愣了三秒钟,然后哄堂大笑。

创造 “零的突破”固然艰难;人生从“有”而求“无”求“零”,似乎更不容易。二十年代有个美国作家Harry Crosby是富家子弟,去世的前一年带着妻子到埃及去旅行,偶然碰到一位智者。智者对他说:“我以自己用不着的东西去衡量我的财富。”此话蕴藏无穷哲理,Crosby觉得是晨钟暮鼓。他于是决定重新衡量他的身外物,他要把他读过的藏书处理掉:从上万册减为一千册,再减为一百册、十册,最后只留一册。他开始送书给人家。他碰到一个陌生人,一眼觉得好感,马上把手头所有波特莱尔的初版书都送给这个人了。他还挑了一批珍本善本书,标上最低廉的价钱,偷偷一本一本掺进塞因河畔旧书摊上的廉价旧书堆里。

李丽珊当然经历过无数次的“零”的挫折。她告诉《明报》记者说,刚学滑浪风帆的时候技术不好,有一次出海训练天气转坏,风雨雷电交加,身边没有人,叫救命也没有用。这时,她突然看到舅父的身影,不是来救她,而是要她自己摇回岸边去。她于是一边哭一边摇,摇到筋疲力尽的时候才看到海岸。她今天回忆这一段往事,自然觉得格外有意义。她已经乘长风破开“零”的局限,她今后要记得的是当年独自摇回“零”的岸边的情景。

小题1:本文开头讲数学大师的轶事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5分)

小题3:概括本文中“零”的意义。(6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