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10分)读我国华北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和西北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单位:毫米)图,其中A河河谷被称为我国的“西域湿岛”。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左图中甲区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3分)

(2)左图中乙地区是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地区之一,说出其环境问题,并分析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3)分析A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3分)

答案

(1)冲积扇(1分)①当上游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1分)②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1分)

(2)水土流失(1分) 原因①降水多而集中,多暴雨;(1分)②黄土疏松,容易被冲刷、侵蚀;(1分)③植被覆盖率低。(1分)

(3)①伊犁河谷属于向西(呈喇叭口形)敞开的地形,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容易聚集;(1分)②受地形抬升,形成山地降水;(1分)③河谷地区,汇集了山地降雨和高山冰雪融水,地表水比较丰富;(1分)④河谷绿洲,蒸发水汽较多,水循环相对活跃,(1分)从而成为“西域湿岛”等。(只需要回答三点得3分)

题目分析:

(1)读图,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区域是太行山的山麓冲积扇。当上游水流流出太行山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2)读图,乙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夏季降水多而集中,且多暴雨。黄土疏松,容易被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覆盖率低。所以该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3)根据经纬度判断,A河谷地是伊犁河谷,属于向西呈喇叭口形敞开的地形,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容易聚集。在这里受天山山脉地形的强烈抬升,形成山地降水。河谷地区,汇集了山地降雨和高山冰雪融水,地表水比较丰富。河谷绿洲发育,蒸发水汽较多,水循环相对活跃,从而成为“西域湿岛”等。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内精段阅读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  )硝药,(  )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又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1.根据语意,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  )     (  )

2.本段都写了哪些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介绍的风俗中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句“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题自称为“端午的鸭蛋”,选文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