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设x1,x2,x3,x4,x5,x6,x7是自然数,且x1<x2<x3<x4<x5<x6<x7,x1+x2=x3,x2+x3=x4,x3+x4=x5,x4+x5=x6,x5+x6=x7,又x1+x2+x3+x4+x5+x6+x7=2010,那么x1+x2+x3的值最大是 ______.

答案

∵x1+x2+x3+x4+x5+x6+x7=13x1+20x2=2010,

利用整除性,x1必是10的奇数倍,又x1<x2

可得

x1=10
x2=94
x1=30
x2=81
x1=50
x2=68
,(x1+x2+x3max=2(x1+x2max=2(50+68)=236.

故答案为:236.

问答题

根据某市“十一五”基础测绘规划和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需求,需对该市沿海、沿江的滩涂实施1:10000水下地形测量。为该市围垦工程、港航建设、海洋资源利用等提供基础性测绘资料。
测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东部受大面积海洋水体的调节作用,西北到西南部群山环列,对冬季寒风侵袭起到阻隔作用,从而形成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的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为17.3~18.3℃,夏季受太平洋副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少雨,月平均气温在28℃,极端高值达40.5℃;7~9月的台风雨期,雨量大,强度大,降水量占全年的20%~28%,夏季盛行东南风,夏、秋季节多台风,一般风力在7~8级以上,有时风力达12级以上。本海区均属强潮区半日型潮流,大潮期间多数地区流速大于1m/S。属正规半日潮,一天两高两低现象明显。测区范围为从A地到B地狭长的海岸带,水下地形测量部分距离海岸线5km。
项目任务是完成1:10000水下地形测量,提供当地平均海平面基准下的高程数据、2000坐标系下的UTM坐标,并绘制水下地形图。
任务日期为:自2010年4月15日开始,到2010年5月30日结束。
(1)已有的资料准备。
①测区内已有1:10000的地形图,可作为控制网设计、选点用图;
②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③长期验潮站资料包括:
布设了1、2、3三个潮位站,3站为长期验潮站,前期已经有13年的潮位观测资料;1、2站为短期验潮站。1站和2站间距离为10km,2站和3站间距离为60km;测量水域位于1、2站之间,水下地形垂直基准采用当地平均海平面。
(2)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
①平面坐标系统:城市坐标系,高斯投影3°分带;
②陆上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③水深基面: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
④测图比例为1:10000,等深线间距1m;
⑤定位精度要求10m,测深精度要求1%水深;
⑥交叉点测深不符值均方根要求小于0.8m。
(3)已有设备情况。
水下地形测量采用的设备应包括:
定位设备(GPS):根据测量比例尺、精度和测量环境采用信标GPS接收机;
声速测量:应该根据水深以及区域温度、盐度变化采用声速剖面仪,在淡水区可采用温度计;
验潮仪:对于需要架设临时验潮站的情况,可采用水尺验潮、波潮流仪、压力式验潮计;
水准测量:水准仪或者全站仪;
其他辅助设备:姿态传感器和光纤罗经等辅助设备;辅助设备还包括计算机、发电机等其他设备。
(4)人员。
项目运行应采用项目组长负责制;
项目执行中各项执行应启用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该项工作完成的负责人,人员安排应考虑人员安全。
问题:

简述测深线布设原则。

问答题


下面是关于某测试设备的叙述,仔细阅读并分析,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答案填入对应栏内。
【说明】
某测试设备是一个嵌入式系统,是为了测试一个专用设备而研制的,如下图所示。测试设备用于测试被测设备的各项软、硬件功能,包括2路RS232串口、2路模拟量、电源以及专用设备的其他内部部件。在被测专用设备内部有专门的自检测程序,来测试内部各部件。测试设备的串口与被测设备相连接,加电后,通过按测试设备的周边键与被测设备握手同步,再向被测设备发送检测消息,被测设备测试自己的某项功能后,通过串口将测试结果发回给测试设备,显示在测试设备的LCD屏上。
测试设备的硬件由处理器模块、IO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处理器模块上有CPU、存储器、2路串口、键盘控制器;IO模块上有D/A、A/D转换器,用作为模拟量输入和采集电源的电压值,以测试被测设备的模拟量和电源;电源模块提供测试设备的电源;测试设备模块间采用ISA总线。
测试设备的2路串口与被测设备相连,同时测试设备的D/A、A/D转换控制器的输入线路与被测设备的模拟量和电源线相连,可直接测试被测设备的2路RS232串口、2路模拟量、电源。
测试设备的软件由底层驱动(串口驱动、D/A、A/D驱动和自定义键盘驱动)、嵌入式操作系统和测试软件组成。

【问题4】
在本测试设备的异步串行传输中,数据格式为:数据位8位、奇校验位1位、停止位1位。当波特率为9600b/s时,每秒钟传送的有效数据是多少字节为保证数据收发正确,试分析发送方和接收方时钟允许的误差范围,并以百分比形式给出最大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