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纵向带肋受力钢筋锚固长度的认识,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较受拉钢筋短
B.锚固长度与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无关
C.在钢筋的锚固区配置箍筋有利于钢筋的锚固性能
D.在钢筋的锚固区作用有横向压力时,可以减小钢筋在支座中的锚固长度
参考答案:B
解析:
(1)《混凝土规范》第8.3.4条规定,当计算中充分利用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时,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相应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0.7倍。
(2)在锚固区配置箍筋时,延缓了混凝土内裂缝的发展,因此使裂缝粘结应力及粘结强度均有较大的提高,并可限制达到构件表面的劈裂裂缝宽度,有利于钢筋的锚固。
(3)当钢筋的锚固区作用有横向压应力时,横向压应力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使钢筋与混凝土间抵抗滑动的摩阻力增大,因而可以提高粘结强度,有利于钢筋的锚固。
因此A、C、D三项都是正确的。
根据规范第8.3.1条4款,钢筋的锚固长度与其保护层厚度有关,B不正确。
[点评] (1)带肋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极其复杂的。带肋钢筋受拉后其主要强度的发挥主要为钢筋表面凸出的肋与混凝土的机械咬合作用。无横向配筋的试件,锚固最后是受拉应力引起的劈裂而破坏,但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与钢筋直径d之比较大时(c/d≥5),则不可能出现这种粘结破坏形式,而是呈剪切型的破坏形式,钢筋被徐徐拔出。同样当配有较强的横向钢筋时,由于横向钢筋控制了纵向劈裂的发展,也会出现剪切型的破坏形式。钢筋的锚固机理见图8-3-1。
(2)因此当保护层与纵向钢筋直径之比较大时,由于增大保护层厚度,加强了外围混凝土的抗劈裂能力,显然能提高混凝土的劈裂应力和极限粘结强度值,故锚固长度可以缩短。当c/d≥5时,还可以不配横向钢筋。
(3)在构件的支座处,如梁的简支端,考虑到支座压应力的有利影响,可以适当减小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实际上《混凝土规范》在第9.1.4条及第9.2.2条中的规定,除钢筋应力较小的因素外也考虑了这个因素。
(4)钢筋受压后的镦粗效应加大了接触界面的摩阻力及咬合作用,对锚固有利;受压钢筋的端面对混凝土的挤压作用也有利于承载力,故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可以减小。
(5)柱端纵向钢筋搭接处的箍筋加密,对非抗震设计,为控制劈裂的发展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