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的说法中哪个正确( )

A.张某向李某借款500元,李某已交付,李某转移给张某的是货币的使用权

B.张某给李某一张梅兰芳大剧院的演出票,该演出票是一种有价证券

C.张某给李某买了一件西服上衣。李某自己又搭配了一条裤子,这里的裤子是西服上衣的从物

D.果实在采摘之前不是孳息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考点] 物的划分及意义[详解] 货币是一种特殊的物,其特殊性主要在于:其所有权随着占有权的转移而转移。因此,在本题中,李某转移给张某的是货币的所有权而不是使用权,故A项说法错误。有价证券是设定并证明财产权的书面凭证。演出票是合同的证明,演出票虽然能证明顾客与梅兰芳大剧院订立了一个合同,但不能说演出票就是设定财产权的一个书面凭证,因此其不是有价证券,故B项说法错误。判断主物和从物的关系,至少应把握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非物与物的成分,二是一物固定的辅助另一物发挥效用。本题中,上衣和裤子很难说哪个辅助另一个发挥效用,所以C项说法错误。原物和孳息的区分也应至少把握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孳息已独立为一物;二是孳息是原物所生之物。果实在采摘之前非独立之物,所以非孳息。故D项说法正确。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不得非其上者

B.直好世俗乐耳

为民上不与民同乐者今之乐由古乐也

C.臣请王言乐

D.暴见王文王以民力台为沼                王立沼上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A.好世俗之乐耳 直

B.疾首蹙頞而相告 举

C.暴未有以对也有以

D.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矣 王小题3:下列选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

A.百姓闻王车马之音

B.何以能鼓乐也?

C.王语暴以好乐

D.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小题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变乎色”是因为齐王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这是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难堪了。

B.孟子规劝齐王“与民同乐”很有说服力的原因之一是孟子善用对比,把百姓对国君好乐的两种不同态度进行对比,很有说服力。

C.孟子跟齐王的这番对话,最大的妙处就在于孟子没有纠缠于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或极力推荐先王之乐、极力批判世俗之乐,而是机智地将齐宣王引向与民同乐的方向。

D.孟子所谓同乐,不仅是指齐王应和百姓一同欣赏音乐或者一同打猎,更是指齐王应以百姓之乐为乐,而百姓亦以齐王之乐为乐。小题5:翻译

①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3分)

②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