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奖励军功

D.建立县制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根据商鞅变法的内容可知,商鞅废除旧贵族特权,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这样就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这项措施极大的触动了大贵族利益。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该知识点是个重点内容、也是常考点。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商鞅变法最为著名。学生还需掌握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变法内容和影响等。

问答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01-105题。

根据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2006年末,浙江实有耕地面积为1594.43千公顷,分别比 1980年、1985年、1990年、1996年、2000年减少12.5%、10.3%、7.5%、1.2%和0.8%,其中水田面积为1291.08干公顷,分别比1980年、1985年、1990年、1996年、2000年减少12.0%、10.5%、 9.7%、4.0%、2.8%。
随着第二、三产业发展,农民剩余劳动力转移,收入途径拓宽。与此同时,浙江农民人均土地逐年减少,农民经营农业规模不断缩小,收益相对下降,农民对农业经营投入下降。但多数农民身份没变,不敢完全放弃对承包到户土地的控制权,仍将土地看作家庭生存的保障之一,使浙江农业成为多数农户的副业,导致经营农业规模不断缩小、效益下降。2006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为7335元,从1996-2006年,各年份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年平均实际增长6.8%; 2006年,浙江人均耕地面积为0.034公顷,比1980年下降28.2%;农民经营农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1985年的37.3%下降到2006年的12.0%;农业生产户数为808.26万户,占农村住户数的66.2%,比2003年下降14.5个百分点;其中纯农户所占比重为19.5%,非农业兼业户达60.1%。
2006年,浙江牧业总产值为287.34亿元,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9.0%;1996-2006年年均增长为4.4%,比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高1.1个百分点;农民纯收人中,牧业的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为281元,占家庭经营收入的9.3%,1996-2006年的年均增长为 2.0%,分别比第二、三产业的经营收入的年增长率低8.8和8.0个百分点。
在先发优势不断减弱的情况下,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发展难度加大,农民经营非农产业的收入增长趋缓。浙江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收入在农民纯收人中占有较高比重。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发展是构成浙江农民上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要素资源不断匮乏,并向大企业倾斜,非农产业的创业成本不断提高,与农民收入关系紧密的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趋缓,导致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收入增长趋缓。从浙江个体工业单位发展情况看,2007年单位数为67.5万户,2001-2007年年均增长 2.8%。

1980年浙江实有耕地中,水田面积为( )。

A.2108907公顷

B.4703945公顷

C.3294.78千公顷

D.1467.14千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