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在“先判断后工作”的循环程序结构中,循环体执行的次数最少是( )次。

A.1
B.0
C.2
D.不定

答案

参考答案:B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狭义的“地理大发现”,指15——16世纪的探险活动。……起初指葡萄牙人在非洲西海岸探险的成果,在哥伦布时代意味着找到“已知存在的”土地。——计翔翔、周百鸣《地理大发现探幽》

材料二 在当年麦哲伦遇难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碑上栽有这样的文字:

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亚号,在埃尔卡诺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材料三 新兴西方的世界: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

——摘自《全球通史》

(1)列举二例“地理大发现”中的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纪念碑对两位人物的评价角度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反映了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中地图,可以看出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在说明世界贸易问题时选择1763年可能的理由是什么。结合上图试从贸易性质方面,指出欧洲与非洲、美洲,欧洲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有何不同。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对欧洲、非洲、美洲与中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