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高层建筑宜设置地下室,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可使输入建筑物的地震动加速度减小
B.可以起消耗地震能量的作用
C.不能减少因建筑物两端地震动相位差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D.当采用非岩石的天然地基时,如无有效措施,地下室的埋深可取建筑高度的1/15
参考答案:C
解析: (1)根据《高规》第12.1.7条,D是正确的。
(2)A和B的正确性见本题点评。
(3)当建筑平面过长,会由于两端地震时振动位相差异而使建筑产生复杂的空间振动,这对结构是不利的。如果设有地下室,因为地下室的空间刚度很大,将会削弱甚至消除这种地震动位相差异对建筑的影响。因此选项C是不正确的。
[点评] (1)地震时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由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分为体波及面波两种。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称为体波,在地球表面传播的波称为面波;体波又分为纵波及横波,纵波引起与地面垂直方向的振动,又称竖向振动,横波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振动;面波包括了瑞雷波和乐甫波,面波只限于沿地球表面传播。
(2)地震时地震波加速度由距地表下较深处传至地面逐渐放大,因为地震动是要通过建筑物基础传给建筑物的,因此当设有地下室时,因地下室有很大的空间刚度和较大的埋深,地震动加速度将会减小。
(3)当地震动经地下室传至上层结构时,由于面积很大的地下室外墙外侧的土壤的阻尼作用而消耗地震能量,从而减小了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影响。
(4)地震波的传递并不是同步的,而具有相位差,这种相位差的影响在前面已述及。
(5)当抗震设防烈度较高、场地条件差时,宜采用较大的埋置深度,以抗倾覆和滑移,确保建筑物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