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少阴寒化证可见

A.四肢厥冷

B.身热面赤

C.但欲寐

D.脉细数

答案

参考答案:A,B,C

解析:少阴经属心肾,为水火之脏。由于人体阴阳有偏盛偏衰的不同,故临床上有寒化证和热化证之分。少阴寒化证,为心肾阳气虚衰,病邪入内从阴,阴寒独盛所表现的全身性虚寒证候。其主要表现为“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脉微欲绝、甚则身热反不恶寒、面赤等”。其中“身热反不恶寒、面赤”,为阴寒盛极,格阳于外,虚阳外浮所致,并非真热。而“脉细数”为阴虚有热的表现,多见于“少阴热化证”。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文字,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物质结构研究的是:我们现实生活的物质世界,是如何由各自独特的微观粒子在不同层次上构成的;千差万别的物质性质是如何由它的微观结构所决定的。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突破。从18世纪后半期开始,人们逐渐弄清了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围绕着它作高速旋转的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虽然只有原子体积的十万亿分之一,但这种小小的原子核又是由中子、质子组成。在20世纪60年代,高能物理实验又发现了许多与质子、中子有强相互作用的新粒子,这些新粒子以及中子、质子、介子等统称强子。高能物理实验表明,强子也有结构,理论物理认为夸克是构成强子的下一层次粒子。理论物理学家把在夸克间传递强相互作用的粒子称为胶子。果然不出所料,这种胶子1979年被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发现,又一次证明了理论物理的正确。1979年基于基础理论,美国物理学家格拉肖·温伯格和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萨拉姆做出弱电中的三个中间玻色子w-、w+、z0的预言,从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奖。1983年上半年在日内瓦的质子——反质子对撞机上找到了它们,实验值与理论预期值也高度符合。目前,物质结构理论正面临第四次突破。

下列叙述不符合本文原意的一项是()。

A.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分子所组成,但分子不是粒子极限,分子的结构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又是由中子、质子组成。

B.原子的体积是原子核的十万亿倍。

C.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已经经历了三次大突破,强子也有结构是在第二次大突破中发现的。

D.当前由于w-、w+、z0的预言的被发现,近代物质结构理论正经历第四次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