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各个对象之间应相对独立,相互依赖性小

B.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各个对象之间应具有密切的联系

C.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各个对象应都是公用的

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对象是面向对象的软件的基本模块,它是由数据及可以对这些数据施加的操作所组成的统一体,而且对象是以数据为中心的,操作围绕对其数据所需做的处理来设置,没有无关的操作。从模块的独立性考虑,对象内部各种元素彼此结合得很紧密,内聚性强。由于完成对象功能所需要的元素(数据和方法)基本上都被封装在对象内部,它与外界的联系自然就比较少,因此,对象之间的耦合通常比较松。因此,选项B与C中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而选项A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并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甲文在写法上主要运用了________描写。乙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____。

2.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思想相同的一项是(     )

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B.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C.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D.实行仁政,取信于民

3.下面句子在语序上跟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B.虽不能察,必以情。

C.可以一战。

D.微斯人,吾谁与归?

4.甲文中最能表现曹刿“取信于民”战略思想的一句是哪一句?乙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志向和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中文末划曲线句子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

A.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而无限惆怅的情绪。

B.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感慨。

C.学习“古仁人”崇高思想的决心和抱负。

D.勉励人们以“古仁人”为榜样。

6.乙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承前省略的主语是________;甲文中“可以一战”的“以”后省略的内容是“________”。

7.甲文中鲁庄公第一次回答“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里的“人”指的是________;乙文中“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指的是________。

8.翻译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