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采用CFG桩处理建筑地基时,对于加固后桩土承载力特征值fsk的取值原则,下述()不正确。

A.按当地经验取值或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B.对于结构性土,应考虑到荷载增长和土体强度恢复的快慢来确定 

C.对可挤密的土,一般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1~1.2倍 

D.对不可挤密的土,一般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0.75~0.95倍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9.2.5条及条文说明,当地基土不可挤密时,应根据施工速度快慢,通过现场试验确定,(D)不正确。

实验题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

(1)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_________

(3)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_________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4)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5)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分别是 _________ _________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6)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 _________ 性;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7)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①实验方法 _________ ,②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