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国CPI的变化状况

注: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材料二:2011年2月27日,温 * * 强调: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更给力的措施遏制物价上涨这匹“野马”。将物价上涨对群众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控制主副食品和蔬菜价格,确保生产供应,降低流通成本,既不“菜贵伤民”、也不“菜贱伤农”。

(1)简要描述材料一的经济信息(5分)

(2)请分析CPI上涨对人们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6分)

(3)请你为防止物价上涨提几点合理建议(9分)

答案

(1) 图中一年来,我国CPI指数总体上不断攀升(2分),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凸显严重的通货膨胀预期,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3分)

(2)物价上涨,会增加人们的生活成本,减少对商品的消费,影响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3分)某种商品物价上涨,会导致人们对其互补品需求量的减少,转而寻找其替代品,改变市场产品结构,从而有可能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或结构。(3分)

(3) ①控制纸币发行量,采取措施减少货币流通次数;(3分)

②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3分)

③运用宏观调控,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促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回复平衡,推动物价平稳回落。(3分)

④规范市场秩序,健全社会信用体系。(3分)(该小问答到任意三点,即给9分)

论述题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迅速腾飞,但收入分配差距却日益悬殊。目前,我国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已经上升到23倍,行业差距达到8倍,地域差距近3倍。到目前为止,从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的相关性来看,与“库兹涅茨曲线”(见图)基本一致。

在2012年10月17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上,温 * * * * 表示,将在第四季度制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据参与该方案制订的人士处获悉,“如果进展顺利,明年3月前会对外公布。”(10月28日《人民网》)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的起草工作于2004年启动,它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负责,财政部、人保部、国资委等多个部委参与制订。作为收入分配改革中重要内容的《工资条例》,曾被公众寄予厚望,但在2010年上报国务院之后就销声匿迹了。有关人士表示,由于这一条例争议较多,在一些垄断行业的强烈反对下已经“夭折”。(10月28日《中国网》)

胎动了八年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不时传出即将出台的好消息,但也间或有一些让人倍感艰难的信号出现。事实上,胎动八年之久、正式出台已闻楼梯响却总确定不了具体时间,已经说明改革方案背后利益博弈的艰难。

有网民建议,鉴于博弈如此艰难,不妨将相关信息尽可能公开,让关涉自身利益的民众直接参与到讨论和博弈中来,改变目前利益表达不平衡的状态从而推动改革方案的落实。

(1)结合材料,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出台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哲学依据。(6分)

(2)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分析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既然公众期待为何又如此艰难?(6分)

(3)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阐述让关涉自身利益的民众直接参与到讨论和博弈中来的意义。(6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