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人们往往认为一类人具有比较相似的人格特质、态度和行为方式,这种现象是()。

A.光环效应

B.顺序效应

C.比较效应

D.刻板印象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心理学中第一印象概念的掌握情况。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而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信息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来的信息的组织、理解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完成的。如,张三"聪明、勤奋、冲动、爱批评、顽固、爱嫉妒";李四"爱嫉妒、顽固、爱批评、冲动、勤奋、聪明"。虽然有的词语完全相同,但是张三和李四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即所谓的"爱屋及乌"。刻板印象是指人们通过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如,北方男人粗犷、豪放,南方男人细致、拘谨。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多项选择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9岁,小学教师,因恋爱问题苦恼前来咨询。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家中的独女,年轻漂亮,谈吐大方。大学时与一同学恋爱,毕业后因男友出国留学而分手,求助者为此痛苦了好几年。一年前结识现在的男友,已准备暑假结婚,买了房也装修完了。但前男友学成回国,找到了求助者,表示当年年轻不懂事,

现在知道了感情星最无价的,提出与求助者结婚。求助者为此很痛苦,主动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需要我帮你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种事也不是对谁都能说的,你能告诉我怎么办吗

心理咨询师:你想怎么办呢

求助者:我不知道,所以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那你现在想想可以吗

求助者:我想了,但我想不出来。

心理咨询师:那你能说说你都想了什么吗

求助者:我特别喜欢我原来的男朋友,那是我的初恋,当年分手了,我痛苦了好几年。后来交了现在的男朋友,都准备结婚了,前男友又回来了,我觉得其实我是喜欢前男友的,我想和他结婚,可是朋友、家人都反对,说别忘了当年他是怎样抛弃你的。我倒不恨他,但我现在的男朋友怎么办他对我确实挺好的,既成熟稳重,又有责任心,他知道了这件事都没有怪我,而且都走到这一步了,怎么办呢我现在都快烦死了,我是吃不下、睡不着,工作也没精打采,什么事也不想干,我今天来就是想让你告诉我到底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你开车到外地,走高速又顺又快,但要交钱;走国道,不交钱,但路不好,有红绿灯,可能堵车,耽误时间。你说你怎么走啊

求助者:我就想快,还不想花钱。

心理咨询师:想快还不想花钱,那怎么走啊

求助者:(沉默)…没法走。

心理咨询师:没法走,还得出门办事,怎么办

求助者:(沉默)…只能选一个走。

心理咨询师:选哪个

求助者:我可能会根据出来办什么事选择。

心理咨询师:你想想,你不知道该选哪个人结婚,不就是像不知道怎样走路一样吗因为两个选择各有利弊,你不是不知道怎样做,你是选择哪个都只要它的利,不要它的弊,是吗

求助者:好像是这样的,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我太追求完美了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呢

求助者:我懂了,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心理咨询师:你看,通过心理咨询,你获得了成长,解决了自身的问题,我为你高兴。你最后选了谁,告诉我一声好吗

心理咨询师说:“想快还不想花钱,那怎么走啊”使用的技术是()。

A.指导 

B.内容反应 

C.面质 

D.内容表达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