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对于技术进步较快或使用寿命受工作环境影响较大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设备,可以采用的折旧方法是( )。

A.工作量法
B.行驶里程法
C.年数总和法
D.工作台班法

答案

参考答案:C

阅读理解与欣赏

(12分)比较阅读甲文《记承天寺夜游》和乙文《湖心亭看雪》。

【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无与为者(     )        相与步于中庭   (     )

一小舟(     )        湖中得更有此人(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小题3:梁衡评价北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朝张岱《湖心亭看雪》:“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它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苏轼与张岱心中的月色雪景都同样的淡雅高洁。不同的是各自流露在字里行间对人生的不同看法。请分别写出文中他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甲文】                                                                     

【乙文】                                                                     

多项选择题

案例五:  一般资料:张某,女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张某上大学近一年来,学习认真,成绩良好,很乐于助人,人际关系良好。是班里的团支部副书记。张某平常非常爱干净。内、外衣服每日要换洗,枕巾、床单、被单等也要每日一换.为此耽误了许多时间,也把自己搞得很累。同学的衣服或鞋子脏了,也要不厌其烦地反复提醒其换洗。自己也觉得其实没有必要。但不这样做心里很不舒服,害怕有什么脏东西.害怕自己会得病.和同学讲过其实自己也很痛苦。本学期开始后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张某好像情绪非常低落,自己经常悄悄地流泪。整日不说话。偶尔与同学讲几句话。同学反映她好像脑子不听使唤了,回答一个问题要想半天,还听不懂她在说什么。慢慢地不讲究了,有时甚至不洗漱。有时白天睡觉,有时晚上失眠,因此无法上课。近一个多月来总和同学说自己的某个器官丢了,别人都看见自己没有这个器官了,但自己看不见。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张某目前休学在家,由父母带来就诊。张某的父母都是医生,从小对她的要求很严格,非常在意她的卫生情况,她按家长的要求,每日换洗衣服。若脏了必定重新清洗.觉得一尘不染了才罢手。张某从小对医学感兴趣.大致了解生理、解剖学等知识。关于器官丢失问题,家长多次解释,但张某坚信不疑。经了解张某没有受到过什么重大打击。

多选:张某心理冲突的特点包括( )。

A.与现实处境没有关联

B.没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C.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连

D.具有明显的道德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