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2004年2月中旬,福州市茶亭街东西河下游七公里长的内河,河面上漂浮着大量死鱼.小亮闻讯后,取回水样与同学们一起探究.

(1)观察水质的能见度,然后过滤.过滤时不需要用到以下仪器中的______(用序号表示);

A.漏斗;B.烧杯;C.玻璃棒;D.铁架台;E.酒精灯

(2)取过滤后的水样,用两种方法检验该水样是否呈酸性,他们采用的方法可能是:______或______.

请任选一种方法进行实验,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3)面对内河严重污染,有人建议:①对排入内河的污水预先进行处理;②将闽江水引入,把内河的污水及污泥冲走,使死水变活;③用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生物酶技术治理内河.以上建议中你不同意的是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

答案

(1)过滤不需加热,与酒精灯无关.

(2)酸性溶液有以下特点:①pH<7,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等,但中性溶液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3)引入闽江水虽然可把内河的污水及污泥冲走,但并未根治污染,它会使下游的水受到污染.

故答案为:(1)E

(2)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水样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色水样显酸性
(3)②,会产生二次污染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