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甲的牲畜走失,久寻未果,后来在乙家中找到,甲请求返还,乙不予理睬。甲无奈,向法院起诉。一审判决乙返还牲畜,乙不服,提起上诉。在上诉中,乙提出甲应当支付其照管牲畜期间的管理费。对此,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

A.裁定驳回乙的反诉

B.判决驳回乙的反诉

C.考虑乙的反诉,作出终审判决

D.根据当事人自愿原则就乙的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乙另行起诉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考点] 二审中反诉的处理
[讲解] 《民事诉讼法意见》第184条规定,在第二审程序中,原审原告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原审被告提出反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新增加的诉讼请求或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因此,D项正确。

单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23~25题。


土壤、水、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一般的污染马上就能引起大众的关注,而土壤污染一般都看不见,而且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能显现出来。所以,人们很少能注意到自己脚下的土地正遭受着严重的污染。其实,正如有些专家所说,看得见的污染不一定是最要命的污染。跟大气和水比较起来,土壤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要大得多,但土壤一旦被污染就很难清除。
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漂浮的尘土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这些有害物质被植物吸收,然后被动物吃进去,我们就有可能吃到有毒的蔬菜、水果和肉类了。
人类因土壤污染而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几项:第一,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对于各种土壤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我国每年就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第二,土壤污染导致食品品质不断下降。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许多地方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第三,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体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各种疾病。第四,土壤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土壤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
为控制和消除土壤的污染,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同时还要采取防治措施,如针对土壤污染物的种类,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壤(例如蚯蚓能降解农药、重金属等);或采用一些特殊的物理或化学手段来除污。此外,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对第四段文意的分析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

A.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就能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
B.治理土壤污染的方法一共有消除土壤污染源、增施有机肥等四种
C.在所有治理土壤污染的方法中,采用一些特殊的物理或化学手段来除污最为重要
D.治理土壤污染,控制、消除土壤污染源和采取防治措施必须兼顾

单项选择题 B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