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尽管事隔一年,一旦回想起山清水秀的都江堰震后的______,那一个个原本完满而今______的家庭,家乡人民一张张哭泣后却依然坚毅乐观的面孔,内心总是隐隐作痛。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惨不忍睹 七零八落

B.惨绝人寰 支离破碎

C.惨无人道 四分五裂

D.满目疮痍 残缺不全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惨不忍睹: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惨绝人寰: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多用于形容酷刑、屠杀等造成的严重悲惨后果。惨无人道: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满目疮痍: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句中阐述的是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后的景象,用“满目疮痍”最合适。残缺不全:残破、缺少,形容事物不完整。用“残缺不全”修饰破碎的家庭符合语境。因此本题答案为D。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唐睢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2分)下列“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B.此庸夫之怒也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皆布衣之士也小题2:.(2分)下列各组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

A.谓:谓唐睢曰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B.刺:夫专诸之刺王僚也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C.若:若士必怒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尝: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小题3:. (2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②怀怒未发,休祲降天天。

小题4:.(2分)文中描写秦王从“怫然怒”到“色挠”的脸色变化有何作用?

小题5:.(2分)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请揣摩文中画线句子,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