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建立微观与宏观物质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氦气、二氧化硅、铜和氯化钠4种物质中,由分子组成的是______;由离子组成的是______(写化学式),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结构简图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是由______种元素组成的,据此分析铜生锈除铜外,还需要哪几种物质参与反应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在10%的硫酸溶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微粒是______(填微粒符号),它能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______反应(填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反应过程中不断减少的微粒是______(填微粒符号).两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

(1)在氦气、二氧化硅、铜和氯化钠4种物质中,由分子组成的是二氧化硅,金属和稀有气体由原子构成,离子组成的是氯化钠,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为钠离子,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为氯离子,结构简图如下;

(2)碱式碳酸铜中含有碳,氢,氧,铜四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也应该含有这四种元素,除了铜外,还需要氧气,空气中含有碳和氢的物质就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2Cu+O2+CO2+H2O═Cu2(OH)2CO3

(3)在10%的硫酸溶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微粒是氢离子、硫酸根离子、水分子,酸和碱可发生复分解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所以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将逐渐减少;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的方程式是H2SO4+2NaOH═Na2SO4+2H2O,由方程式可知,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2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故答案为:(1)SiO2;NaCl;

(2)4;O2、CO2、H2O;2Cu+O2+CO2+H2O═Cu2(OH)2CO3

(3)SO42-、H+、H2O;复分解;H+、OH-;1:2或2:1.

阅读理解与欣赏

秋水《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词。

①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辩:_______

②东面而行,不见水端:           端 :_______      

③吾见笑于大方之家长:           长 :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字的意思和用法,有一项不同于其他各项,它是(     )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野语有之曰

C.少仲尼之闻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道闻百,以为莫己若。

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是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伯起初觉得自己的天地最广大,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天地确实阔大,他当初的认识有局限是情有可原的。

B.河伯看到广阔的大海,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承认自己的原有认识是错误的,这一认识转变是值得肯定的。

C.在河伯的感叹里,河伯觉得有些人对孔子和伯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他们不应该认为孔子的学识少,也不应该认为伯夷的道义轻。

D.河伯的感叹里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自己有幸来到大海,增长了见识,否则,因见识短浅而自以为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5.也许你能从这则寓言中受到不少启发,请谈谈自己最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