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身保险合同条款摸棱两可、语义含糊不清或一词多意,而当事人的意图又无法判明时,对人身保险合同的解释应遵循的原则是()。
A.文意解释
B.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
C.意图解释
D.整体解释
参考答案:B
当人身保险合同条款摸棱两可、语义含糊不清或一词多意,而当事人的意图又无法判明时,对人身保险合同的解释应遵循的原则是()。
A.文意解释
B.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
C.意图解释
D.整体解释
参考答案:B
小明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 不同的 挡光片 |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s) | 速度 ( |
第一次 | I | 0.23044 | 0.347 |
第二次 | Ⅱ | 0.17464 | 0.344 |
第三次 | Ⅲ | 0.11662 | 0.343 |
第四次 | Ⅳ | 0.05850 | 0.342 |
①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I的宽度小
②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Ⅳ的宽度最小
③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④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x,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
(2)、若取M=0.4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 )
A.m1=5 g B.m2=15 g
C.m3=40 g D.m4=400 g
(3)、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其中求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Δt1、Δt2、D、x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