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自顶向下”的开发是一种从企业或部门的经营和管理目标出发,从全局和整体来规划其信息需求的方法。以下关于“自顶向下”方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该方法开发系统时,每一阶段的规模较小,易于控制和掌握

B.由于系统未进行全面规划,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难于保持

C.该方法支持信息系统的整体性,为系统总体规划、子系统的协调和通讯提供了保证

D.开发的周期长,系统复杂而且投资较大,成本较高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自顶向下方法是目前开发大系统所常用的方法,它从企业或部门的经营和管理目标出发,从全局和整体来规划其信息需求,从而保证了合理的开发顺序和所有应用的最后整体化。
该方法的优点是:
①自顶向下的方法提供一种途径,为信息系统开发计划和合理的信息系统设计确定信息需求。
②方法可以用于为企业或机构的重要决策和任务提供信息。
③方法支持信息系统的整体性,为系统的总体规划、子系统的协调和通讯提供了保证。
④从自顶向下方法实践中所得到的知识的积累和观察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人员的发展,并经常由此而发现改进组织机构工作的新途径。
该方法的缺点是:
①对信息分析的人员要求较高,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和组织管理能力。
②从非结构化的开始向下到高度结构化的子系统或模块设计的做法具有很大的难度和技术复杂性。
③开发的周期长,系统复杂而且投资较大.成本较高。
④对于大系统,自上而下的规划对下层系统的实施往往缺乏约束力。
⑤从经济角度讲,很难证明这样做是合算的。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甲]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淮南子?人间训》歧路亡羊 [乙]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注释】①反:同“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人皆之(         )

其马胡骏马而归(         )

一羊(         )

路(         )

2、翻译下列语句。

①此何遽不为福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 人皆贺之

B. 杨子之邻人亡羊

C. 吾不知所之

D. 何追者之众

4、分别概括 [甲]、[乙]两则寓言的寓意,比较两则寓言,归纳出寓言的一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