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及一年期基准利率变化如图:
材料二: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宣布,从2008年11月1日,调高3486项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出口退税率。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到2010年底新增4万亿政府投资,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实施怎样的经济政策?(6分)
(2)结合材料,说明实施这样的经济政策的经济学依据。(11分)
(3)请分析我国政府采取上述举措的哲学依据(4分)
⑴、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实施怎样的经济政策?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在08年9月后一再下调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以拉动经济的增长 。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四万亿投资,以刺激经济的发展。
⑵ 结合材料,说明实施这样的经济政策的经济学依据。
金融危机的爆发说明市场调节有其弱点和缺陷,需要加强宏观调控,以保持经济的平稳和健康发展。上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① 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调低存贷款利率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②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税收调节,可以减轻企业负担,增加利润,刺激出口。4万亿政府投资作为财政支出,用于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充分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⑶请分析我国政府采取上述举措的哲学依据
①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②根据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一图一反映2007年—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突降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图2及时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即降低一年内存贷款基准利率。材料二也是针对我国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国家所采取的财政措施即积极地财政政策,如调高商品出口退税率,新增4万亿政府投资,以拉动内需。
(2)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所采取的经济手段,国家之所以采取宏观调控是基于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而言的,金融危机爆发正说明了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等弊端。
(3)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国家在经济运行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实际和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不同的措施。这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国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经济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体现联系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