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在温和酸水解的条件下,可水解的糖苷键是

A.强心苷元-a-去氧糖

B.a-羟基糖(1→4)-6-去氧糖

C.强心苷元-a-羟基糖

D.a-羟基糖(1→4)-a-羟基糖

E.强心苷元-P-葡萄糖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强心苷的水解。 强心苷的温和酸水解和强烈酸水解及各自的特点。①温和酸水解:可使Ⅰ型强心苷 (a-去氧糖)水解为苷元和糖;②强烈酸水解:Ⅱ型和Ⅲ型强心苷,由于糖的a-羟基阻碍了苷键原子的质子化,使水解较为困难,用温和酸水解无法使其水解,必须增高酸的浓度,延长作用时间或同时加压。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狠   爱

徐立新

  (1)学校离家只有500 米的距离,可就是这短短的500 米,对她来说,却是布满艰难的万水千山。    

  (2)因为双脚有严重残疾,9 岁的她,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就连稳稳当当地走都不行,她的脚踝处有明显的扭曲变形,脚掌根本着不了地,因此,身体的重量几乎都压在脚的外侧,每挪一步,她都是晃晃悠悠的。    

  (3)短短的一条巷子,她不知用了多长时间,才勉勉强强通过,总算大汗淋漓地挪到路口,  学校就近在咫尺,可此时,她的脸上却露出更加悲伤的表情——接下来的路,再没有任何可扒扶和借力的东西。    

  (4)她坐在地上,低头呜咽,乞求路人的帮助。    

  (5)这一幕看着让人揪心,终于有人过来帮忙了,把她扶了起来,打算送她到学校。可就在这时,一个面目狰狞的女人突然冲了上来,怒气冲冲地从路人的手中将她夺了下来。大声吼道:“自己走过去!”    

  (6)所有的人,都被女人的突然举动给吓呆了。她在一边开始大声哭泣,并且不愿意挪步,显然,她觉得眼前的这个女人太凶狠和无情。    

  (7)她的哭泣和不听从,引来女人更大的愤怒,开始使劲地推打她,一边打,一边怒问道:,你不觉得耻辱吗?每次都等待别人的帮助,你不觉得羞愧吗?你脚有残疾,难道心也有残疾吗?”    

  (8)没有人怀疑,女人就是她的母亲。她一边哭泣着,一边慢慢朝学校爬去,可这却招来了母亲更大的不满,母亲将她狠狠地拽了起来,怒吼道:是人就直立行走,只有动物才爬,给我堂堂正正地走过去!”    

  (9)直立行走,堂堂正正地走过去,对于她,该是多难呀!但是母亲全然不顾这些,在母亲的一声声怒责下,在接连摔倒14次后,她终于……    

  (10)此时,站在她身后的母亲,泪如雨下。    

  (11)此后,她宁可一次次地摔倒,也不愿意爬着去上学。因为母亲告诉过她,别人只能扶你一次,却不能永远扶着你……    

  (12)9年前,母亲遭遇难产,她成了不幸的孩子,医生的诊断是”,今生只能爬着走。那一刻,母亲伤心欲绝。为了帮她治病,母亲不顾一切地干活,什么累活脏活都愿意干,可女儿的病没有一丝的好转……    

  (13)母亲开始天天、月月、年年逼迫她坚强,甚至抛下所有的柔情,对她拳脚相加。为此,她吃尽了苦头,却学会了坚强。    

  (14)在她14岁那年,奇迹发生了,她居然能直立行走了,虽然还不是那么稳当,虽然偶尔还会摔一个小跟头,但比之从前,已经有天壤之别了。她在泪水和感激中终于明白,原来,母亲一直以来对她最狠心、最无情的”,恰恰是为了帮助她对抗和纠正命运对她的不公啊!寒微的母亲,从来都是心疼她的!                                                

                        (选自《辽宁青年》2010年第3期)

1.文章第(10)段,站在她身后的母亲,泪如雨下。母亲为什么泪如雨下?

                                                                                                   

2.文章开头为什么反复强调米的距离”? 

                                                                                                   

3.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

(1)可就在这时,一个面目狰狞的女人突然冲了上来,怒气冲冲地从路人的手中将她夺了下来。大声吼道:!”

                                                                                                    

(2)在母亲的一声声怒责下,在接连摔倒14次后,她终于……    

                                                                                                    

4.作者写“在她14岁那年,奇迹发生了,她居然能直立行走了”,引发了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