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亚洲并非棕榈树的原产地,在这儿传统上用手工为棕榈树传递花粉,这种办法使棕榈果实产量非常低。当1980年将作为棕榈花的有效授粉者而被熟知的象鼻虫引进亚洲后,棕榈的产量上升——在某些地区上升了50%,但在1984年急剧下降。
以下哪一项如果是正确的,将对1984.年产量的下降提出最好的解释( )

A.随着产量的上升同时需求下降,1980~1984年之间,棕榈果实的价格持续下跌
B.进口树经常比本地树树产量更大,因为进口树将它们的害虫与疾病留在它们本国的土地上
C.产量的迅速提高耗尽了培育果实的雌花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D.在1980~1984.年之间,亚洲象鼻虫的数量保持在相同的水平上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 C项有效地解释了产量升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而这种负面效应从长远来看,对产量增加造成了严格限制。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2)课文摘录: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当时,越来越多的殖民地不仅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还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英国的很多商品供不应求。由于呢绒出口剧增,刺激了羊毛需求,地主们热衷圈地养羊,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许多人把在殖民掠夺中获得的财富投资于手工工场,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珍妮机的出现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后来,在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工业革命也促使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于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三个有关工业革命的探究活动方案。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