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蓝色经济区是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材料二:

山东半岛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三:

山东半岛城市群示意图。

(1)材料二中区域界线东南部地形以________为主,西北部地形以________为主。对于E城和G城来说,在F处修建大坝,洪水威胁明显减轻的城市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城市群中城市等级最高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山东省有“温带水果之乡”之称,试分析该省城市化进程加快对水果生产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述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经济的区位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低山丘陵;平原;G;G城位于大坝下游,大坝对下游流量具有调节作用

(2)济南;青岛

(3)有利:城市人口的增加,对水果的需求增加,从而带来广阔的市场;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更加便捷,水果运输将更加便利。

不利:城市规模扩大占用耕地,使果树的种植丽积相对减少。

(4)地理位置优越(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连黄河中下游地区,南近长三角地区北临京津冀都市圈);海岸线漫长,多优良港口,海洋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海洋生态环境较好;工业基础也较好、科技水平较高;交通建设较好,海陆空交通已具规模;旅游资源开发较好,知名度较高;国家优惠政策支持。(任答4点)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