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不断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是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变化表

年份货币政策调整原因
2007年12月由“稳健”转向“从紧”经济存在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
2008年11月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放缓
2010年12月由 “适度宽松”转向 “稳健”基本走出金融危机冲击的阴影,保持物价的稳定
 

材料二:今年以来,中国政府“重拳”出击,已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采取

了发展生产、安定民生、加强监管等一系列措施,在控制物价上涨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大

大提高了应对通胀的能力。

结合材料分析材料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的唯物论依据。(14分)

答案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

进作用。这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行动的指导。面对

高涨的CPI走势,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是必要的。(5分)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2010年圣诞节以

来,中国央行亮出加息利器,这是国家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重大举措。

(4分)③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面对物价上涨的严峻形势,

国家有关部门在遵循经济规律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

“稳健”,通过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向市场传递央行控制通胀的态度,有助于缓解通胀的

市场预期。(5分)

本题以我国货币政策变化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唯物论的理解。主要从物质决定

意识、规律是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等角度分析。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