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
int n='c';
switch(n++)
default: printf("error"); break;
case"a":case"A":case 'b':case'B':printf("good"); break;
case'c":case'C":printf("pass");
case"d":case'D":printf("warn");

A) passwarn
B) passerror
C) goodpasswarn
D) pass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本题的考查点是switch()语句。当用户输入的字符时,会进入一个多分支选择语句,根据n的值,来确定下一步执行的选择语句;最后的结果应当为passwarn。本题需要注意的是,当case语句没有跟随break语句时,不会跳出switch,而是继续执行下一个case语句,直至遇到break语句。

问答题

材料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中秋放假的时间,而得到的回复是“请百度一次”。 2011年11月,湖北省浠水县一位在外打工人员因询问村里养老保险事宜,向县政府网站“政务互动”平台打听,却得到了这样一条“搞笑”回复:可以在百度搜索“浠水县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2013年1月,有网友反映针对600多封内容各异的民众来信,沈丘县政府官网的回复全是“您好,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的”。记者打开由沈丘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中国·沈丘”网的《来信选登》栏目看到,该栏目的来信编号从“389”到“1027”,这些来信的时间从2010年8月到2012年9月。无论来信内容是什么,回复全部都是“您好,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的”,回复时间全是在2012年9月18日。 材料2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人民网等共同发布的2012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总报告显示,中央和省级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l00%,地、市级达到99%以上,区、县级超过85%。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政府域名“90v.cn”下的网站已超过5万个。这些数据表明,从1999年我国开展“政府上网”工程以来,历经l4年的建设.我国政府网站已经初具规模,覆盖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网站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政府网站的普及也悄悄改变了政府执政理念。为了使政府网站的内容和形式与公众需求更加贴近,各级政府不断扩大信息公开的力度、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并以此作为抓手,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服务行政成果。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借助网络力量实现了光速流动,社会公众依靠传递的各种信息时时刻刻监督着政府权力的行使。“信息力量对于政府推进法治建设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影响因素。”浙江大学Q教授说,“我国政府从2008年开始全面推行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就是要求政府将权力放在阳光下运行。政府网站是政府信息公开化的极佳途径。” 进入互联网时代,社会公众更加期待对社会公共事务活动的参与和互动。这显然对作为社会公众了解政府重要窗口的政府网站提出了更高要求。 材料3 2010年初,由中国软件测评中心、人民网、中国经济网共同开展的“2009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显示,民众对政府网站的满意程度正逐步提升,但攻府网站要全面满足公众需求还任重道远。 调查显示,70.1%的人浏览政府网站的目的在于“查询了解政府阳关政策法规文件以及重要公告事项”,50.3%的人目的在于“了解相关地方或行业基本情况”,49.4%的人目的在于“参与政府网上调查民意征集活动”。其他目的还有:“网上政务”(44.2%、、“查询了解政府有关统计公告”(40.6%)、“网上举报或信访”(38.6%)、“了解政府机构组织状况”(36.4%)、“与政府官员在线互动”(23.9%)。可见,当前公众对攻府网站的使用仍集中在查询了解功能,而政府网站应有的电子政务、互动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调查还发现,受访者对政府网站的满意度随着政府级别的降低而下降。在4种不同级别的政府网站中。受访者对国家部委网站满意度最高,达66.5%,寸省级政府部门网站的满意度就降至l8.4%,排在第三位的是地市级政府部门网站(12.1%),仅2.8%的受访者对县级及以下政府部门网站表示满意。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行政学院W教授表示出了他的担心。“越是基层政府,跟老百姓直接打交道的机会就越多,但在网站建设上的资金技术能力却越弱,这样一来。政府最近马鞍山市政府网站论坛中出现一则投诉,称在含山县某村存在一个粮油加工厂,收陈稻进行加工,且环境脏乱,担心“眼看天气就热了,这陈稻和油会不会吃出问题来”,并“强烈建议工商、质监部门关注一下”。 帖子发布不久,“含山县人民政府”就在论坛做了答复。答复的开头即称:“您的问题,百度后如下:稻谷分为新粮、陈粮、陈化粮三种……”紧接着便是根据百度的内容教授大家,如何分辨新稻和陈稻,而对市民希望前去该加工厂查看只字不提。“作为政府部门,怎么能用百度的结果来敷衍市民呢……”含山县人民政府的答复立即引起讨论,认为这样的回复不太严谨。 含山县政府的回复并非个例。据报道,2010年9月,合肥政府网上的政民直通车板块,一篇政府的回复内容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有人在政民直通车上询问合肥市教育局网站就很难真正为群众服务。”W教授呼吁,政府网坫建设重心应尽快下移,财力、技术等资源需要向县级以下基层政府倾斜。 面对数量如此之巨的政府网站。公众有何期待调查中排名前四位的依次是:“有效性、网上反馈的意见能在现实中得到有效解决”(79.9%);“实用性,网上政务能够服务大众”(79.8%);“及时性,网站信息及时准确”(79.3%);“互动性.意见得到回复,能够在线交流”(70.5%)。其他期待还有,“便利性,浏览查找信息便利”(65.9%);“全面性,网站内容全面丰富”(52.0%)。 材料4 与传统的媒体不同,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一互性。然而,在许多政府网站上,政府网站与网民的互动情况并不乐观。 记者随便打开几个政府网站发现,要么服务栏目空置,要么内容长时间不更新,这几乎是每个网民都曾遭遇过的无奈。在很多政府网站上,网站服务与部门业务之间脱节的现状比比皆是,政府网站上开通的部门信箱、在线投诉等政民互动渠道,由于网站部门与业务部门没有很好协调,或开通之后置之不理,或答复内容与业务工作脱节,或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像马鞍山市政府网站这样,通过百度教市民分辨新稻陈稻的笑话绝非个案。“做好互动、加强互动是政府网站的基本工作之一。”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一负责人说,“凡是互动答复耐心及时,务实幽默、没有官架子的政府网站,用户的满意度就比较高,社会的反响就比较好。与此相反,凡是答复敷衍推诿、答非所问的政府网站,口碑就比较差,有损政府的形象。比如只能投满意票的福建某政府网站被网民称为‘最雷人的政府网站’。” 在线服务和网上业务办理本来是政府网站推出的便民之举,可以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少应对的后台政府部门业务系统作为支撑,发布的信息还不及时,提供的服务还不完善。不少政府网站从表面上看都具备了 信息公开、在线办事、政民互动三大功能,有的甚至还能够提供几千项公共服务内容,然而在这些服务中能够实现关键环节在网上办理的比例还不高,能够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的服务还很少网上查询、申报、审批等功能,绝大多数仅限于查询办事信息和下载申请表格,其他功能仍然“镜花水月”。 材料5 南京市白下区住房和建设局官网除了“主要领导”栏中写了该局局长和局工委书记名字外,其他栏目均是空白。对此,白下区住建局办公室副主任称.“我们的网站没有内容,是因为白下区作为南京主城区的一部分,住房和建设类的政策,都是按照全市统一规定操作,没有什么政策性的文件需要我们局长来发布,至于我们局的工作动态,似乎也没有什么内容需要发的。” 为了验证住建系统网站是否确实没有没什么信息可公开,较真的媒体记者,特意打开了南京江南9区其他各区的住建网站,发现只有白下区住建局的网站一片空白,其他区的住建局网站,均有比较详细的内容。 白下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的辩解,在胜于雄辩的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但是,对事实的追问不能就此戛然而止。“一片空白”的政务网站固然有问题,但如果一个市住建局网站就可以让公众很容易、很便捷、也很全面地了解到自己想要知道的相关政策信息,区级层面再建类似网站,不仅多此一举,而且是对有限攻务网站资源的一种浪费。 “在我们的调研中,政府网站的建设和网站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在不同部门之间、上下级机关之间、不同地域的政府部门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平衡。这与地方经济发展程度无关,与政府机关级别高低无关,归根结底取决于机关及负责人对这项工作是否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T研究员表示,要彻底解决政府网站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应该从目前分散的管理模式向集约化转变,“地方各级政府集中办好门户网站,并将部门信息逐步整合到其中。部门不再单独运营和管理网站,只需要在门户网站规定的栏目中上传和更新信息即可”。 在政府网站的建设中,如何将网站的管理嵌入政府行政流程中,实现政务信息和服务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的无缝对接,是每一个政府网站都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随着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的滞后在很大程度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发展。”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研究员说,以政府网站为代表的电子政务,其最大意义就在于政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实现从以管理者为中心向以服务接受者为中心的范式转变。所以,尽快制定电子政务法将更好地规范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活动,推动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促进跨部门合作,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和透明度。 作答要求:

根据给定资料,概括我国政府网站存在的问题。(10分)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性强。不超过150字。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

     Most dog owners feel that their dogs are their best friends. Almost everyone likes dogs because they try

hard to please their owners. One of my favorite stories is about a dog who wanted his owner to please him.

     One of my friends has a large German shepherd (牧羊犬) named Jack. Every Sunday afternoon, my

friend takes Jack for a walk in the park. Jack likes these long walks very much.

     One Sunday afternoon, a young man came to visit my friend. He stayed a long time, and he talked and

talked. Soon it was time for my friend to take Jack for his walk, but the visitor didn't leave. Jack became

very worried about his walk in the park. He walked around the room several times and then sat down directly

in front of the visitor and looked at him. But the visitor paid no attention. He continued talking. Finally, Jack

couldn't stand it any longer. He went out of the room and came back a few minutes later. He sat down again

in front of the visitor, but this time he held the man's hat in his mouth.

     German shepherds aren't the only intelligent dogs. Another intelligent dog is a Seeing Eye dog. This is a

special dog which helps blind people walk along the streets and do many other things. We call these dogs

Seeing Eye dogs because they are the "eye" of the blind people and they help them to "see". Seeing Eye dogs

generally go to special schools for several years to leam to help blind people.

1. The writer tells the story about the dog Jack to show that _____.

A. it, like many other dogs, always tried to please its owner master

B. it, unlike many other dogs, always wanted its master to please it

C. it was more intelligent than many other dogs

D. it was the most faithful dog of his friend's

2. Jack came to sit in front of the visitor in order to _____.

A. please him

B. be pleased

C. ask him to leave immediately

D. invite him for a walk

3. The sentence "Finally, Jack couldn't stand it any longer." means _____.

A. Jack could no longer put up with the visitor

B. Jack could no longer stand but he might sit down

C. Jack was very tired and wanted a rest

D. Jack was very angry with the visitor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itles would be the best for the passage?

A. Dogs-A Great Help to People

B. An Impatient Dog

C. An Introduction to Dogs

D. Famous Dogs in Germ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