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正确的信息战略流程是 (20)

A.评估信息需求,建立信息结构,建立业务系统结构,建立技术结构,提交信息战略规划

B.评估信息需求,建立信息结构,建立技术结构,建立业务系统结构,提交信息战略规划

C.提交信息战略规划,建立信息结构,评估信息需求,建立业务系统结构,建立技术结构

D.建立信息结构,建立业务系统结构,提交信息战略规划,评估信息需求,建立技术结构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分析] 信息战略流程如下:
(1)评估企业的信息需求。包括确定企业使命、战略、目标、关键成功因素、企业业务流程、部门的信息需求,确定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能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和新的业务机会,以及竞争优势。
(2)建立企业总体信息结构。确定企业的实体(数据的载体,用记录作为属性)并分析实体间的联系,建立结构化的实体关系图。建立实体/业务功能CU矩阵。依据“过程/数据类CU矩阵”,将过程数据类组合,从而将整个系统分解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若干主要系统。将各个主要系统进一步细化为子系统,确定子系统的轮廓,分析子系统间的依赖性,确定其开发顺序。在确定了信息结构的主要系统和子系统后,就建立了企业将来信息支持的概貌。
(3)建立企业业务系统结构。对实体/业务功能cu矩阵进行实体活动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企业进行重组。对实体/业务功能CU矩阵进行亲和度分析,使实体类聚合成若干聚合实体类组(即将来的数据库)。对业务功能之间的亲和度进行分析,形成聚合的业务功能组,即企业预期的业务系统。建立业务系统结构图,对预期的业务系统进行分类,并建立预期系统之间的信息流。最后调整预期系统。建立预期业务系统/预期数据存储CU矩阵,通过该矩阵得到业务领域的正确划分,进而建立业务领域/预期系统矩阵、业务领域/业务功能矩阵、业务领域/实体类矩阵。
(4)建立企业技术结构。通过给出每个预期的数据库和文件的分布状况形成预期的数据存储/地点矩阵,进而形成各地点数据分布决策表的办法建立数据分布矩阵。建立业务系统分布矩阵,规划不同地理位置的场所和部门的业务系统。对数据分布进行分析,建立有关地点的系统/数据存储矩阵,建立有关地点的业务系统和相应数据库或文件之间交互关系矩阵,制定各地点的计算机、数据库配置计划,进而制定出企业整体网络规划。
(5)提交信息战略规划。即提交完整的规划方案,通过此规划方案,可以行之有效地指导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的内容为企业合理的定位,其推荐的计划将根据更多的意见进一步讨论和修正。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外交是内政的外延,它牵涉到国家的安全与国家的生存。现今世界连成一体,成功的外交能把本国很好地融入到这个整体中,从而使自身的形象和利益最大化。

下列材料反映了中国百年来外交的风雨历程,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嘠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皇王亲王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嘠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如图)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摘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

材料四:进入新的世纪,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参与到反恐、防扩散、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中,人们越来越频繁地使用“负责任的大国”来界定中国在国际上的角色。

材料五:温 * * * * 说:“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是中国在总结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作出的理性选择。”——新华网

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