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真题试题】(2005年单项选择第14题)

A.借款合同

B.保管合同

C.买卖合同

D.委托合同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真题解析】  本题的考点为有偿合同的种类。根据当事人取得利益是否付出代价,可以将合同分为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有偿合同是指当事人取得合同规定的利益必须为此支付相应对价的合同。无偿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取得合同规定的利益无须支付任何代价的合同。根据合同法,借款合同、保管合同及委托合同均可能不支付相应对价,从而可能是无偿合同。而买卖合同是典型的有偿合同,否则就变成了赠与合同。因此,本题应该选择C.

填空题
综合题

(12分)“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 * * 党十七大报告)中外历史上的改革政策和措施给我们提供了历史借鉴和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规定)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农帛矣。鸡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二:工业革命后,英国开始大规模使用机器,家庭手工业趋于没落,造成了大量无业流民,群众骚动不断发生,穷人甚至抢劫商店、夺取面包等食物。……贫困化加剧使得政府用于贫困民救济的财政支出数额增加。……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济贫法”,济贫院主要以惩治穷人为主,各方面限制十分苛刻,济贫官员甚至认为这样有助于穷人的道德完善并使懒汉勤奋起来。院内供给的食物很少,劳动极其繁重,而且院内实行夫妻子女分居的隔离制度,居住条件也很恶劣,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巴士底狱”。

——据郭家宏、唐艳《19世纪英国的济贫院制度初探》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孟子的政治主张。(4分)

(2)根据材料二,如何评价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新济贫法”?(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