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任何极端的行为,必反受其害,如疾风暴雨,不能持久。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人参附子虽是大补之物,食之过多,反而伤人。同理,父母关爱子女,本无可厚非,但爱得太过,便成溺爱,孩子反而不知感恩,更无法体会父母深厚的爱;事业成功,必须“拼搏”,而工作过度,便成“拼命”,轻则伤身,重则伤命。无论是做人、处事、工作,还是修行,都必须以一种“不偏不倚、不紧不松、不苦不乐”的“中道”人生观去积极进取.把握好当中的度,我们的事业与人生才能走得更稳、更长久。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

A.任何极端的行为,必反受其害
B.无论做什么,都要把握好当中的“度”
C.以“中道”的人生观积极进取,事业和人生就会走得更稳、更长久
D.关爱子女不可太过,否则便成溺爱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任何极端的行为。必反受其害,然后举了一系列例子对此进行论证,最后总结说明无论做人、处事、工作,还是修行,都必须以“中道”人生观积极进取,把握好当中的度。D项是文段举的例子,非文段主旨,排除;C项混淆了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对文意理解错误,排除。A、B项相比,A项仅指出了极端的危害,B项则明确提出要把握好度,显然B项才是文段意在告诉人们的道理。本题答案为B。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某新建办公大楼的招标文件写明:承包范围是土建工程、水电及设备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采用固定总价方式投标,风险范围内价格不做调整,但中央空调设备暂按120万元报价;质量标准为合格,并要求创省优质工程奖,但未写明奖罚标准;合同采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99—0201)。

某施工单位以3260万元中标后,与发包方按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签订了合同。合同中还写明:发包方在应付款中扣留合同额5%,即163万元作为质量履约保证金,若工程达不到国家质量验收标准,该质量履约保证金不再返还;逾期竣工违约金每天1万元;暂估价设备经发承包双方认质认价后,南承包人采购。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多次设计变更,承包人在编制的竣工结算书中提出设计变更实际增加费用共计70万元,但发包方不同意该设计变更增加费。

事件二:中央空调设备经比选后,承包方按照发包方确认的价格与设备供应商签订了80万元采购合同。在竣工结算时,承包方按投标报价120万元编制结算书,而发包方只同意按实际采购价80万元进行结算。双方为此发生争议。

事件三:办公楼工程经四方竣工验收质量为合格,但未获得省优质工程奖。发包方要求没收163万元质量保证金,承包人表示反对。

事件四:办公楼工程实际竣工日期比合同工期拖延了10天,发包人要求承包人承担违约金10万元。承包人认为工期拖延是设计变更造成的,工期应顺延,拒绝支付违约金。

[问题]

发包人不同意支付因设计变更而实际增加的费用70万元是否合理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