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会计法律关系主体除享有经济权利外还应承担相应的经济义务,这种经济义务不包括( )。

A.必须做出或不做出一定的行为,这一行为的目的在于满足权利主体的利益需要

B.实施的义务行为是在法定的范围内进行的,超越法律规定的限度,义务主体不受限制和约束

C.不履行义务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

D.在其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或不能实现的时候,可依法请求国家有关权力机关给予强制力保护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会计法律关系主体应承担的经济义务有:(1)义务主体必须做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这一行为的目的在于满足权利主体的利益需要;(2)义务主体实施的义务行为是在法定的范围内进行的。超越法律的限度,义务主体不受限制和约束;(3)义务主体不依法履行义务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6分)

《读山海经》①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②,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③,良辰讵④可待!

注释:①《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成一组,本诗是第十首。《山海经》共十八卷,内容多是记述古代海内外山川异物和神话传说。②干戚:盾牌和板斧。③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④讵:岂。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中所写的“精卫”和“刑天”是《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作者在诗中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的坚强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

B.“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

C.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写了这两个英雄的悲剧。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失败,表达自己失落消沉之情。

D.这首诗写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风格和情调与以上所选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诗人托物寄兴、精练含蓄,说理议论自然妥帖的特点。小题2:《归去来兮辞》中有“乐琴书以消忧”一句,请问作者在“忧”什么?联系本诗,谈谈你的理解。(3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