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物网里,人类像别的动物一样,最后要依靠光能自养植物生产的有机物,如果人类要从单位面积上得到最多的食物,就得直接吃初级生产者。在陆地上像吃蔬菜这样的产品,利用效率是最高的。吃谷物和土豆,利用效率稍低些。如果改吃食物链的第二营养层次——食草动物,例如牛,对光合作用产品的利用率就要减少到十分之一。我们一般不吃第三层次的,像狮子和老虎那样的食肉动物。如果人类专吃这些动物,人类就难以繁衍。在海洋里,人们不可能有效地收获海洋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微小的浮游藻类。除了在南极将来能开发磷虾资源,我们还不能有效地过滤第二营养层次的食藻浮游动物。某些鱼类(如沙丁鱼)能直接掠食富有藻类,牡蛎和扇贝等贝类也能直接滤食浮游藻类,这些都是第二层次的动物。已开发的海洋鱼类中,大多数属于较高的营养环节,它们可以被比作海洋中的“狮子”,其产量已在初级生产力的1%以下。如果用碳来衡量日前海洋的开发水平,总产量只有净初级生产量的0.03%,在大渔场也只达到0.2%~0.3%。海洋食物网的结构决定捕捞业的发展必然有一个极限。因此除了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还要发展海水农业。海水农业就是直接用海水灌溉农作物,开发沿岸带的盐碱地、沙漠和荒漠。建立海水农业的核心问题是海水的直接利用。用海水养殖海洋生物,只是构建人工养殖系统。海水农业则要使陆生植物“下海”,也就是要陆生植物重返海洋。从进化的大背景看,植物界本身已经完成了从海洋到陆地又重返海洋的整个历程。植物从海洋登上陆地之后,逐步进化到最高等的单子叶植物,后来一些单子叶植物又重返海洋,成为海藻一样生长于海水中的海草。能在海水或咸水中生长的植物还有红树林植物、芦苇、草属、米草属、海蓬子属、毛茛子属等不少种类,耐盐碱的植物就更多。海藻十也有既能在海水中,又在淡水中生活的种类。还有许多水陆两栖的植物。这条完整的进化链条启示我们可以通过多条途径获得耐海水植物,发展海水农业。第一条途径就是遗传改良,将耐海水和耐盐碱的野生植物改造成栽培品种。报载美国对海蓬子进行遗传改良,成为一种新的油料、蔬菜作物,饼粕蛋白质丰富,还可作饲料。海莲子耐盐高达5%,已着手在北丰沿海荒漠地带大规模种植,用盐度达4%,高于一般海水的红海海水灌溉,变荒漠为良田。我国也有海蓬子,还有同海蓬子类似,可以培育成蔬菜、油料作物的碱蓬。我国育成的耐部分海水的芦苇,产量高于野生芦苇。芦苇每公顷年产量高达60吨,年生产量十倍于森林。若用于造纸,1吨芦苇相当于2吨木材。我国的辽东湾苇场是世界上第二大苇场。如育成耐海水芦苇,就能营造大片海上“森林”。第二条途径是用基因工程技术以及常规育种技术将不耐海水的作物培育成耐海水植物。大规模品种筛选已获得可用海水灌溉的大麦、小麦等作物,杂交育种已获得耐三分之二海水的西红柿。基因工程立足于发现和导入抗盐基因,现在还面临着抗盐是受一个基因或是一组基因控制等问题的困扰。不久将来,抗盐基因工程有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将为抗盐、耐海水植物的培育开辟一条最直接的途径。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突破之前,细胞工程的研究结果已启示我们可能存在着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植物细胞全能性已经得到证实并用于生产,建立了大规模生产各种植物试管苗的工厂。一个细胞可以生长发育成一棵植物,这是个体发育的全能性。实际上植物在一生中像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一样,重演系统个体发育过程。植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生中不断以“苗”为单位重演个体发育的历史,同时伴随着系统发育的重演。银杏苗或基部分蘖的深裂的叶子完全像化石中保存的古银杏的叶子,与银杏树上的叶子的形状完全不同。这就是重演系统发育的例证。如果我们将全能性理解为个体发育的全能性系统发育的全能性,我们就能理解植株的个体发育过程,这些发育方式是不存在的。从这个角度看,细胞工程培育抗盐植物时发生的所谓体细胞变异,也可能是这种全能性的表达。如果某些陆生植物还保存着这种耐海水的全能性,我们创造让其表达的条件,就能获得耐海水的细胞系、叶状体或植株,让陆生植物重返海洋。海水农业也有了实现的可能。
下列不属于“发展海水农业”的根据的一项是()。
A.更丰富有机物的生产品,提高有机物生产力
B.海洋食物网的结构决定单纯依靠海洋捕捞拓展食物空间是不行的
C.人们不可能有效地收获海洋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已开发的海洋鱼类,大多数属于第二层次的
D.使陆生植物重返海洋,从而建成一个新人工生态系统,形成规模产业
参考答案:D
解析:
由最后一段可知D只是条件或设想,而不是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