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关于高层建筑设置转换层的目的,下列何种说法是正确的

A.底层柱网大,上部柱网小应在连接部位设置转换层
B.底层柱网小,上层柱网大,在连接部位应设置转换层
C.为增强底层的抗侧力刚度,应设置转换层
D.高层建筑筒中筒结构应在距地面1/3高度处设置转换层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根据《高规》第10.2.1条规定,在高层建筑结构的底部,当上部楼层部分竖向构件(剪力墙、框架柱)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包括部分剪力墙或框架柱不能贯通落地)时,应设置结构转换层。

综合题

(2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现存对这一封建官报作最早记载的文献,是载于唐代孙樵《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一文。他在这篇文章中记载了开元时期有一种每天条布于宫门之外的朝政简讯的讯息,孙樵将其内容与编年史《开元录》进行比较,发现每一条都有根据……,其中对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封禅事件的渲染极为隆重。到了后唐和宋代,这种朝政简报被通称为“朝报”,作为中央政府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工具,直接向民众宣布,时效迅速。

──黄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材料二:《东西洋考》是1833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创办和主编的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采用中国纪年,引用儒家语录,内容是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组成……,它主要是为商业服务……设立新闻专栏……刊出中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价目表,这两项属中文近代报刊首创。 1833年12月该刊第5期……向中国读者首次介绍了西方报刊的情况和新闻自由问题。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办的《青年杂志》创刊,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也开始了中国报刊发展的新阶段。五四运动时期,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为主导,进步报刊鼓吹科学与民主,抨击封建专制……。在业务上,此时的报刊普遍改用白话文,报纸注重新闻特性,……编排更为科学活泼。之后,报刊获得较大发展,1926年全国报刊已有六百二十八种。商办《申报》、《新闻报》发行量超过十万份……。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邸报的功用。(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外国在中国创办报刊的时代背景及其特点。(8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青年》创刊后中国报刊发展的新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7分)

(4)综合上述材料,如何认识报刊业发展与人类文明演进的关系。(5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