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书面授权其上海分公司在50万元以下提供保证。某实业公司因向银行贷款100万元,请上海分公司为其提供担保。上海分公司以保证人的身份在借款合同上盖章,后实业公司只归还40万元贷款,余款未能支付。银行即向法院起诉,要求股份公司承担保证责任。以下关于本案的认定中正确的是:

A.上海分公司超越授权范围提供担保,其担保行为无效,不承担保证责任

B.上海分公司超越授权范围提供担保,超越授权范围的部分无效,股份公司应在40万元的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对越权部分承担过错责任

C.上海分公司超越授权范围提供担保,其担保行为无效,但因对担保无效有过错,应承担40万元的赔偿责任

D.上海分公司超越授权范围提供担保,超越授权范围的部分无效,在40万元的范围内独立承担保证责任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考点] 保证责任
依《担保法》第10条第2款规定,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在企业法人的书面授权范围内,可以提供保证。又据《担保法》第29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稍;《担保法解释》)第17条的规定,企业法人分支机构超出授权范围而提供保证的,超出部分无效。但企业法人分支机构对保证无效有过错的,应依《担保法》第5条第2款的规定承担过错责任。而企业法人分支机构的责任最终要由所属企业法人来承担。根据以上分析,本题应选B项。

阅读理解与欣赏

陈矩,安肃人。万历中,为司礼秉笔太监。二十六年提督东厂。为人平恕识大体。尝奉诏收书籍,中有侍郎吕坤所著《闺范图说》,帝以赐郑贵妃,妃自为序,锓诸木。时国本未定,或作《闺范图说》跋,名曰《忧危竑议》,大指言贵妃欲夺储位,坤阴助之,并及张养蒙、魏允贞等九人,语极妄诞。逾三年,皇太子立。

至三十一年十一月甲子昧爽,自朝房至勋戚大臣门,各有匿名书一帙,名曰《续忧危竑议》,言贵妃与大学士朱赓,戎政尚书王世扬,三边总督李汶,保定巡抚孙玮,少卿张养志,锦衣都督王之桢,千户王名世、王承恩等相结,谋易太子,其言益妄诞不经。矩获之以闻,大学士赓奏亦入。帝大怒,敕矩及锦衣卫大索,必得造妖书者。时大狱猝发,缉校交错都下,以风影捕系,所株连甚众。之桢欲陷锦衣指挥周嘉庆,首辅沈一贯欲陷次辅沈鲤、侍郎郭正域,俱使人属矩。矩正色拒之。已而百户蒋臣捕皦生光至。生光者,京师无赖人也,尝伪作富商包继志诗,有“郑主乘黄屋”之句,以胁继志金,故人疑而捕之。酷讯不承,妻妾子弟皆掠无完肤。矩心念生光即冤,然前罪已当死,且狱无主名,上必怒甚,恐辗转攀累无已。礼部侍郎李廷机亦以生光前诗与妖书词合。乃具狱,生光坐凌迟死。

三十三年掌司礼监,督厂如故。帝欲杖建言参政姜士昌,以矩谏而止。云南民杀税监杨荣,帝欲尽捕乱者,亦以矩言获免。明年奉诏虑囚,御史曹学程以阻日本酋关白事,系狱且十年,法司请于矩求出,矩谢不敢。已而密白之,竟得释,余亦多所平反。又明年卒,赐祠额曰清忠。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十三》,有删改)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言妄诞不经益:越发、更加

B.矩获之以闻:听说

C.以风影捕系:拘捕

D.俱使人矩属:委托小题2:下列能够说明陈矩“为人平恕识大体”的一项是(3分)

①矩获之以闻,大学士赓奏亦入 ②敕矩及锦衣卫大索 ③以风影捕系,所株连甚众 ④俱使人属矩。矩正色拒之 ⑤矩心念生光即冤,然前罪已当死 ⑥已而密白之,竟得释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小题3: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矩,安肃人,明神宗时先后人司礼秉笔太监和东厂提督,他为人公正宽容,能识大体,被皇帝看中并被重用。

B.在“妖书”案中,陈矩拒绝请托,不事株连,结案时将主犯定为皦生光,既处罚了他,又给神宗一个合理的答复。

C.云南税监杨荣被杀,神宗想要逮捕当地闹事百姓,因为陈矩进言而没有下令,这样就避免了一场灾祸的发生。

D.御史曹学程被关押在监狱将近十年,趁机向陈矩求情,却被陈矩当面拒绝了,这说明陈矩是一个按规章办事的人。小题4: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10分)

(1) 帝大怒,敕矩及锦衣卫大索,必得造妖书者。(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且狱无主名,上必怒甚,恐辗转攀累无已。(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已而密白之,竟得释,余亦多所平反。(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