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6分)如下图所示,在一烧杯中盛有100mlH2SO4溶液,同时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溶液中央。向该烧杯里缓缓注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过程中:

(1)烧杯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产生白色沉淀②小球下沉至烧杯底部 

(2)Ba2++2OH-+2H++SO42-=BaSO4↓+2H2O

题目分析: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和白色沉淀硫酸钡,生成额白色沉淀附着在小球上而使小球下沉,因此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小球下沉至烧杯底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2++2OH-+2H++SO42-=BaSO4↓+2H2O。

点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是准确判断出哪些物质是可以拆开的,哪些物质是不可用拆开的。凡是同时满足易溶和易电离的物质都可以拆开,其余的全部用化学式表示。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人们①将核反应堆形象地比喻为核电站的“锅炉”,在这种“锅炉”里烧的是铀、钚核燃料。②,在核电站“锅炉”这个家庭中,有一个特殊成员——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简称“快堆”,现在已成为核反应中的佼佼者。 在一般锅炉里的燃料如煤、燃油等都是越烧越少,而“快堆”的“燃料”却越烧越多,③成了魔炉。④,从快中子增殖反应堆这个名字本身就可以看出,这里的增殖就是指能增殖燃料。 那么,“快堆”为什么会有这种本领呢这里,先要介绍一下同位素和核燃料。铀— 235和铀-238都是铀的同位素,它们的质子数同为92,中子数分别为143和146。而235和238就是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天然铀中,约有99.3%的铀-238,铀-235只占 0.7%。在核反应堆中,铀-235如同优质煤,遇到中子就会产生裂变反应;而铀-238却像煤矸石,遇到中子大都不发生裂变,通常作为核电站的废料处理,积压量很大。在“快堆”中用的核燃料是钚-239。钚-239发生裂变反应放出来的快中子,会被装在反应区周围的铀-238吸收,又变成钚-239。就是说在核锅炉中一边“烧”掉钚-239,又一边使铀— 238转为成新的钚-239,而且新产生的钚-239 比“烧”掉的还多。这就使“快堆”的燃料越烧越多。“快堆”增殖核燃料把铀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50~60倍。一座快堆核电站,在 5~15年的时间内可使燃料数量翻一番。“快堆”正好解决了热中子核反应堆产生的大量铀-238废料堆积问题。通过建造快堆核电站,既能用铀-238发电,又能增殖燃料。因此“快堆”被人们称为“明天的核电站锅炉”。

下列说法中全都不符合本文内容的一组是()。①铀-238根本不能裂变,因而是废料②在“快堆”中钚-239被置于反应区中③“快堆”的增殖功能主要靠裂变反应④变废为宅是“快堆”的功能之一⑤在热中子反应堆中,中子数量多的铀同位素,能产生的能量也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⑤